德州市宁津县美食小吃

徽州臭鳜鱼

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鱼贩每年入冬时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徽州各地时,鱼鳃仍是红色,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

郭庄煊饼(武城煊饼)

郭庄煊饼是河北故城县建国镇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因发源于该镇西南部的郭庄村而得名。煊饼,一作悬饼,又作旋饼,实即馅饼之音讹,相传首创于明末郭庄村民刘汉帛和沙国才。据刘氏子孙讲,崇祯十七年二月的一天,刘、沙二人到武城赶大集烙煊饼,一位先生装束的中年顾客吃完煊饼结帐,连声说好。二人顺口问道:“先生哪庄?”我是大顺。”“先生大名?”“我叫永昌。”那位顾客付完钱后转身离去,二人不解,很是纳闷。当年四月武城庙会,会上人们风传,李闯王坐了天下,国号大顺,改元永昌。二人听闻后,恍然大悟:“大顺皇帝还吃过俺郭庄煊饼哩!”从此,郭庄煊饼的名声飞传。因为李闯王在江湖上的崇高威望,所以当地的绿林好汉从不侵扰煊饼棚的生意,以至今天仍有“老缺不抢煊饼棚”的说法。

风筝火烧

宋楼风筝火烧为夏津特色传统名吃,系用上等面粉为原料,每个折六层,层层刷油,经锅烙火烤,香酥可口,每只重量仅七钱,故有名“ 灯笼火烧”“气火烧”,用水冲泡滑腻可口,且易于消化,若切细丝加精肉或鸡蛋焖烩,口感柔软松散,别具风味。

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又称德州五香脱骨扒鸡。遵循调和理论,精选白芷、砂仁等八种药材。同时甄选桂皮、香叶等八味香辛料,遵古法境界,相容相合,香气入骨,荡尽无边齿颊,通体舒泰。早在清乾隆年间,德州扒鸡就被列为贡品送入宫中,供帝后及皇族们享用。五十年代,国家副主席宋庆龄从上海返京途中,曾多次在德州停车选购扒鸡,送给毛泽东主席以示敬意。

济南布袋鸡

布袋鸡又名“海味什锦鸡”,是鲁菜系的一道名菜,一直占据鲁菜蛋禽类的首位,源于元初,盛于乾隆,系夏津传统特色名吃,因其状如布袋,故名“布袋鸡”。是满汉全席的压轴菜品。

吴山贡鹅

吴山贡鹅是安徽合肥的传统名菜,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的美食,经历了炖、煮之法的演变,色泽清爽、香气浓郁、口味鲜醇,咬上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有“地阔十里,香留一寸”的美誉。吴山贡鹅作为卤菜,一般放凉后售卖,切一只或者半只鹅回家,再配上“三大件”(鹅头、鹅翅、鹅爪)和“五小件”(鹅心、鹅肝、鹅舌、鹅肠、鹅肫),约上三两好友闲坐,就着小酒,吃着鹅肉,啃着翅膀,推杯换盏,好不快哉。

老德州十大碗

十大碗曾是德州人最隆重的待客方式,以前只有在举办重大事宜时才可见到,特点:不重油、不重色、不重味,标新立异,每道菜都给人丰满细腻、味道浓厚的口感,它是味道的传承。

虎皮扒全肘

虎皮扒全肘是当地宴席必不可少的一道名菜。软糯可口,香而不腻,老少皆宜。

干烧鱼

干烧鱼是一道汉族名肴,颜色红亮、味道咸鲜带辣回甜,是鱼类菜的佼佼者。将鱼初步加工后,两面打上双十字花刀,入油锅炸至两面发硬。另起锅下底油,投入各种调配料稍煸,加清汤,调味放入已炸好的鱼慢火烧至成熟,收浓汤汁,淋香油,出锅装盘即成。

怡家熏鸽

鸽子,又称白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还有一定的辅助医疗作用,故俗称“一鸽胜九鸡”。熏鸽具有独特的生产工艺,先用花椒等二十余种配料炖煮后,再用砂木进行熏蒸。加工好的熏鸽为金黄色,色泽鲜嫩、香气诱人、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而且价廉物美,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并作为名吃于1996年参加由政府组织的烹饪大赛,得到一致好评。

传统红烧肉

红烧肉我中华的一道经典名菜,它的特色是口感肥而不腻,肥瘦相间,香甜松软,入口即化,是老少皆宜的美食。红烧肉富含胶原蛋白,是美容养颜保持肌肤弹性的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