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必吃餐厅 ...更多

-
地方老字号
-
所在区域:河南 周口市 沈丘县 槐店回族镇 曹县 新郑市 新密市 登封市 荥阳市 中牟县 濮阳市 华龙区 安阳市 安阳县 水冶镇 内黄县 汤阴县 滑县 鹤壁市 淇滨区 浚县 淇县 辉县市 原阳县 长垣市 封丘县 延津县 睢县 民权县 柘城县 鹿邑县 扶沟县 郸城县 开封市 鼓楼区 龙亭区 兰考县 杞县 通许县 长葛市 平顶山市 新华区 汝州市 鲁山县 叶县 焦作市 山阳区 解放区 沁阳市 西向镇 孟州市 鄢陵县 襄城县 修武县 温县 武陟县 博爱县 偃师市 三门峡市 湖滨区 渑池县 宛城区 淅川县 镇平县 南阳市 南召县 内乡县 社旗县 西峡县 邓州市 驻马店市 驿城区 确山县 新蔡县 济源市 苏家坨地区 顺义区 密云区 平谷区 通州区 台湖镇 红桥区 河北区 和平区 静海区 北辰区 双街镇 柴楼村 滨海新区 南开区 蓟州区 清河县 宁晋县 邯郸市 峰峰矿区 临漳县 魏县 磁县 双桥区 怀来县 沙城镇 莲池区 高碑店市 泊头市 固安县 阎良区 周至县 鄠邑区 杨陵区 金台区 渭南市 清徐县 徐沟镇 迎泽区 小店区 杏花岭区 阳曲县 晋城市 高平市 阳城县 沁水县 长治市 山西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潞城区 襄垣县 屯留区 长子县 襄汾县 霍州市 盐湖区 汾阳市 文水县 介休市 张掖市 山丹县 郓城县 单县 文登区 张村镇 乌兰察布市 丰镇市 荣成市 梁山县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嘉祥县 金乡县 临淄区 周村区 寿光市 界首市 光武镇 太和县 阜南县 凤台县 东海县 牛山街道 宝山区 龙港区 站前区 松原市 宁江区 白山市 抚松县 铜川市 平阴县 乡宁县 河津市 侯马市 西青区 王兰庄村 李七庄街道 东丽区 华明街道 怀仁市 昆山市 肥城市 文峰区 柳林县 柳林镇 中北镇 大兴区 旧宫地区 辛集市 壶关县 濮阳县 城关镇 十堰市 丹江口市 六里坪镇 繁峙县 徐水区 古林街道 工农村 大港街道 津南区 咸水沽镇 成安县 馆陶县 承德县 下板城镇 滦平县 宣化区 涞水县 安新县 沧州市 献县 武功县 万柏林区 陵川县 朔城区 孝义市 武乡县 灵石县 天桥区 牡丹区 泗水县 德城区 兰山区 庐江县 亳州市 谯城区 东坝地区 随州市 曾都区 林州市 祥符区 平舆县 川汇区 尉氏县 正阳县 真阳街道 立山区 辽源市 龙山区 颍州区 交城县 大荔县 怀柔区 定陶区 临泉县 离石区 广阳区 浑源县 邹城市 淮阳区 祭城路街道 金水区 通辽市 霍林郭勒 河间市 上蔡县 原平市 顺河回族区 太谷区 太康县 庆云县 井陉矿区 石龙区 凤泉区 防城港市 港口区
2018年获得第六批“河南老字号”称号。以南美白对虾为主,配选滇西土豆和东北甜玉米,同时加上秘制中草药调料, 形成食无药味,辣不上火、味通南北、四季良膳、老少皆宜的槐派特色虾式炝锅。 烹饪的环节精确到秒,排除所有干扰菜品口味的因素,食材挑拣和清洗都有固定化 的流程操作,烹饪的技巧都要经过每天上百次的实操训练,这就是槐店王婆大虾!

-
中华餐饮名店 2022大众点评必吃榜
正是因为食材好、菜品地道,阿庄地道豫菜自2007年创建以来,先后被中国烹饪协会、河南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授予“中华餐饮名店”、“中国正餐50强”、“河南名店”、“河南明星餐饮企业”、“河南餐饮健康金牌餐厅”等荣誉称号,受到了广大食客们的喜爱。

-
中国地域菜系十大经典名菜 地方老字号
二合馆,郑州高端餐饮的代表企业,其品牌始于清朝末年,最早开在长垣。资深级中国烹饪大师李志顺是其传承人。二合馆以“经典豫菜”和“国宴菜”著称,传承篦扒、葱椒炝、铁锅涨、糟熘、托烧等传统豫菜技法,“酸辣乌鱼蛋汤”和“国宴佛跳墙”是其代表菜品。

-
地方餐饮名店
“森虎”是郑州市森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创立于2015年,是一家聚焦于“虾尾”单品的餐饮连锁品牌,每年服务消费者超1000万人次。历经5年发展,现已拥有1个中央厨房加工中心及2个供应链仓储配送中心,覆盖河南省30余个辖市及县市,并已着手布局安徽及山东市场。在品牌创始人乔森先生、王虎先生的用心经营下,“森虎”虾尾品牌先后斩获“郑州十佳深夜食堂”、“中国好餐饮100加盟优良品牌”、“中国特色餐饮名店”、“中国百佳绿色餐饮名店”、“裕丰杯·中原名宴奖”等荣誉。
新郑市经典名菜 ...更多

-
“老家河南·百城千味”最具特色地方风味美食
阿庄酥香嫩烤鸭精选生长周期45天、重量4斤左右的优质填鸭,用40年以上的新郑枣木,挂炉烤制65分钟而成! 刚出炉的烤鸭色泽红艳,外皮爽脆,每片烤鸭的肥瘦比例都刚刚好。看来赏心悦目,吃来唇齿生香,欲罢不能 看这纹理鲜明、鲜嫩香酥的肉质,让人胃口大开!搭配手工烙饼,以及甜面酱、葱丝、山楂条、黄瓜等10余种配料,随便卷、任性配。

-
“老家河南·百城千味”最具特色地方风味美食
二合馆一汤一菜,清汤用来做酸辣乌鱼蛋汤,以天然发酵的酸汁和胡椒调味,酸不见醋、辣不见椒、清香不见油;浓汤加藏红花汁调成金黄色,用来做佛跳墙。这“一汤一菜”,是二合馆的招牌,传了三代人,还将继续传承下去。

-
中国菜-河南十大经典名菜
鲍鱼,又称腹鱼、决明,肉极鲜嫩,乃海中珍品。宋代酒楼就多有应市,决明兜子是为代表作。清汤鲍鱼亦称清汤汆鲍鱼,是将加工后的鲍鱼片片,青豆、火腿片为配,放入海碗中,用兑入作料的上好清汤冲入碗内即成。此菜靠清汤汆制,汤清味醇,鲍鱼鲜嫩,是极爽口而又回味极长的佳作,颇能说明豫菜讲究制汤、用汤,淡而不薄之功力所在。
新郑市特产手信 ...更多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广武大葱因盛产于楚汉相争的荥[xíng]阳广武镇而得名,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葱白长,肉质细腻,清脆无丝,味辣微甜,沁出芳香,营养价值是普通大葱的2倍。倍受消费者青睐,是美食家和名厨眼中的珍品,也是民间食疗方子中的首选材料。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郑州樱桃沟樱桃种植已有千年的历史,由于气候适宜、土壤特殊,产出的樱桃粒大肉厚、色泽艳丽、入口甘甜、且能补中益气、滋润肌肤,故而享有盛名,传誉省内外。1999年开始,年年举办“樱桃节”,节日的举办真正使樱桃基地变产地为市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但解决了农民卖果难问题,还成为省会近郊观光农业的一大亮点,成为展示二七新形象的良好窗口。1999年郑州樱桃沟樱桃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历史名产。2000年3月樱桃沟旅游区获得省旅游局颁发的旅游景点证书。2001年又被市旅游局推荐为郑州市重点旅游景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质量和安全等新观念普及,二七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大力推广樱桃无公害、绿色种植。2008年樱桃沟2000亩樱桃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樱桃,2009年樱桃沟1200亩樱桃又顺利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2010年生产的“塞尔维亚”樱桃获“中国﹒北京樱桃擂台赛”铜奖。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 郑州樱桃沟樱桃当家品种为郑州红樱桃,据传早在明朝时期,处于丘陵地区的石匠庄村(现樱桃沟村)由于三面环有大而深的沟壑,数条小河和这些大沟相互交错,村民便根据独特的自然条件利用樱桃树喜温润,怕风寒的特点在沟里种植樱桃树。后经数百年的发展该村大沟小沟里到处都是樱桃树,其中村庄北部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沟,和九娘娘庙河(贾鲁河的一条东部支流)所流经的河沟垂直相交。受气流影响,沟内空气温度较大,樱桃生长环境优越,生长情况格外喜人,果实产量大,树龄长。清朝时期,沟中明代栽种的樱桃树仍有一部分存活,且能继续结出果实,新中国成立之后,存活的清代樱桃树居多,树龄多在200年左右,更令人称奇的是有一棵树高7.6米,覆盖面积333.5平方米。当年最初的主枝干已经被砍去,现存有后来丛生的七条主枝,生机勃勃。2000年前后据有关专家实地测量考证,确定该树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为当地最古老的樱桃树,是樱桃树中的“老寿星”。依然能够开花结果,所结出的樱桃果实,不仅色泽光洁,酸甜适宜,味道鲜美,且产量很大,年产量高达400公斤,可谓是老当益壮,能力不减当年。这棵明代樱桃树因树龄长,树冠大,产量高,被人们称为“樱桃树王”,成为樱桃沟村一大奇观,不仅给樱桃沟风景区增添了独具魅力的旅游景点,同时还为研究当地自然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郑州樱桃沟地势西南向东北倾斜,农村多丘陵,沟壑纵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大力号召和扶持农民种植樱桃,樱桃种植规模开始扩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郑州市政府的号召下,大办林业,在大力推广樱桃栽培的同时,把樱桃的发展和管理结合起来,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刻苦钻研技术,攻克樱桃产量低的难关,总结出了一整套的浇水、施肥、整枝、治虫等樱桃栽培管理技术,樱桃的种植规模和产品产量迅速扩大。到二十一世纪初期,郑州樱桃沟樱桃已发展到60万余棵,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樱桃生产基地。 近年来,随着观光农业的迅速发展,郑州樱桃沟樱桃这一重要的历史自然资源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郑州樱桃沟樱桃以樱桃沟为中心,延绵15公里,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深深的沟里布满了青翠繁茂的樱桃树,景色宜人。每年3月份,这里就成了樱桃花的海洋,百鸟争鸣,花香四溢。4月下旬即进入果实成熟期,在青翠的绿叶映衬下,串串樱桃就像晶莹的红玛瑙让人心动,人们可以边观赏边品尝,别有一番情趣。樱桃沟至今存活的百年以上的老树年年开花、岁岁结果,成为一大景观。美丽而又五彩缤纷令人陶醉的樱桃沟是由于是由多条大小不同的沟群组成,进入沟里,使你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如今,郑州樱桃沟樱桃这张天然名片成为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和走向国际市场的“金护照”。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童年时代的中牟西瓜,是牟山脚下的贾鲁河滩,是爷爷看护的那片瓜田;是高高的瞭望棚、矮矮的秸杆庵,是忠实的黑犬、点水的蜻蜓、斜飞的紫燕,是赤着双脚、趟过小河为爷爷送饭的瓦罐,就沐着月光、点着星星、沾着清露的梦幻。当然,在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岁月,近千口人唯一的瓜田,既有流着口水、光着肚皮的垂涎,更有饥渴生盗心、望瓜难止渴的苦涩和企盼…… 青少年时的中牟西瓜,是春风吹拂下的萌芽,是艳阳照耀下的舒展,是希望的复苏,是责任的凯旋,是片片绿海的蔓延,是座座丰收和展览,是随父老拉到都市、省城的架子车队,是霓虹灯下相看两不厌的无眠。当然,在钞票鼓满衣兜的时刻,民有草帽遮不住、毛巾擦不去的艰辛喟叹。 现如今的中牟西瓜,是党员干部披星戴月助农售瓜的忙碌身影,是党委、政府为民排忧解难的生动画面:一条条绿色通道,一场场推销活动,一家家便民超市、一辆辆补贴厢式货车,一个个直销摊点……当然,更多的是市场机制的构建,是不断拉长的产业链,是市民、农民的皆在欢喜! 中牟西瓜,在一个四十岁人的眼里,你是黄河南岸昔日沙乡今朝绿海历尽沧桑孕育出的千万颗珍珠,是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包裹着的一轮太阳。中牟西瓜,演绎着多少故事,寄托了多少情感,闪耀着时代的影像,展示着如歌的画卷。四十年的西瓜,历经政策的普照、科学的滋润、产业化的洗礼,已越来越纯正、成熟、圆满。是党恩的结晶、政风的熏染、民力的凝聚,才培育出这张中州名片。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莲,又称莲藕,属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肥大,有节,中间有一些管状小孔,折断后有丝相连。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兼具药用价值,深受中华民族人民的喜爱。 新郑市地处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地下水位浅,土壤中性,且京广铁路以东多沙丘岗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9.1%,非常适宜莲藕生长。 新郑莲藕,种植历史可追溯至2700年前,依托新郑市优越的地理环境(地处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地下水位浅,土壤中性,非常适宜莲藕生长),自古以来都盛名在外。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的春秋时期郑国青铜礼器“莲鹤方壶”便是明证之一;《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中“山有扶苏,隰有荷花”也印证了新郑莲藕的历史悠久。唐朝时期新郑地区盛产莲藕,境内四条主要河流之一、纵贯全市南北的“莲河”便因此得名。 新郑莲藕,表皮洁白细腻,食用滑嫩爽口、清脆甘甜、纯净无渣、芳香甘醇、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微量元素铁、膳食纤维及多种优质蛋白质,可以烹、炒、炖、煮,还可制成藕粉和各种花色点心,具有益寿、延年、安神、降压、止泻、瘦身等功能,据《食疗本草》记载:“藕,主补中焦,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寒,不饥延年。”《本草纲目》记载:“夫藕生卑污,而洁白自若。质柔而穿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丝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
新郑市文化遗产 ...更多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省新郑市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诞生、建都之地。五千年前,新郑为有熊国。据文献记载,农历二月初九,黄帝生于轩辕丘(今新郑市区北关)。后来,他于三月初三在有熊国开国立都,肇造中华文明。古代官民为纪念黄帝功业,在轩辕丘旁建轩辕故里祠,又在黄帝建功立业的具茨山(今始祖山)风后顶之巅筑轩辕庙,自春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