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歌(华锐藏族民歌)

  • 项目编号:
    Ⅱ-115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藏族民歌是藏族地区主要的民间音乐形式,它可分为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诵经调等类型。山歌在卫藏地区称为“拉鲁”,康巴地区称为“鲁”,安多地区称为“勒”,是一种在山野里自由演唱的歌曲。劳动歌在藏语中称为“勒谐”,种类甚多,几乎在各种劳动中都有特定的歌曲。爱情歌包括情歌和情茶歌,风俗歌则包括酒歌、猜情对歌、婚礼歌、箭歌、告别歌等。诵经调亦称“六字真言歌”,是信佛群众在寺院朝拜神佛时所唱的一种歌曲。
  华锐藏族民歌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及其周边区域,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据敦煌文献资料的藏文残卷记载,古代藏人有用民歌作为交流沟通方式的习惯。到公元11世纪,“勒”体民歌成为安多藏区群众最为喜爱的民歌形式之一,逐步繁衍发展起来。作为安多藏人的一支,华锐藏人继承并发扬了“勒”体民歌的形式和内涵,逐渐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华锐藏族民歌。
  华锐藏族民歌具有生动朴实、通俗易唱和抑扬顿挫的风格特征。按内容可分为叙事曲、情歌、哭嫁歌、讽喻歌、劝解曲、诙谐歌、迎宾曲等,内容丰富,种类齐全,其演唱形式包括独唱、对唱、齐唱、载歌载舞及问答式等多种,代表作品有《福禄绵羊歌》、《创世纪三部曲》、《席赞》等。
  华锐藏族民歌盛行于各种集庆宴会和生活场合,它集娱乐性、艺术性、地方性、民族性于一体,肩负着文化启蒙的重任,其内容十分广泛,从原始宗教文化到历史地理,从风土人情到社会生产,全面反映了民族变迁历程中华锐藏人对生命的深刻体悟和对和谐自然的广泛认知,在表现广阔社会生活的同时,将伦理道德等意识形态内容贯注其中,成为一部华锐藏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目前,受传统生活方式快速变迁的影响,天祝县的民间艺术团体纷纷解散,而当地的音像保存手段又相对滞后。在此情势下,华锐藏族民歌的传播途径日趋狭窄,生存出现危机,急需尽快投入人力物力展开抢救保护工作。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保护单位:
天祝藏族自治县藏语言文字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