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医药(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所)

侗族是我国民族医药知识最丰富、最普及的民族之一。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湖北等省(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东邻湖南,南接广西,与本省黔南、铜仁毗邻。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的特点。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叠峰,有大小河流2900多条,以清水江、舞阳河、都柳江为主干,呈树枝状展布于各地。境内有被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被誉为“天然药库”的月亮山等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7个。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药物资源,全州现已查明的药用物种有2799余种,其中药用植物2624种,占全国药用植物物种的23.6%,占全省药用植物物种的66.9%。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药材75种,盛产太子参、松茯苓、五倍子,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全国共有侗族人口290余万,其中又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多、最集中。全州总人口440余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81.87%,其中侗族人口占31.86%,有140余万人,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近一半,主要聚居在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岑巩等地。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里,侗族医药就生长扎根其中,世代相传、心口相授,侗族是我国民族医药知识最丰富、最普及的民族之一,和侗族同胞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侗族同胞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有力武器。

古代称侗族为“黔中蛮”、“峒苗”、“侗僚”、“峒人”、“洞家”等,历史上曾将黔、湘、桂毗连的山区及鄂西地区的侗人居住区称为“溪洞”地域。侗族医药知识是侗族同胞在其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下,与自然界、与疾病作斗争的产物。侗族医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虽然无古籍可考,但从侗族民间长久流传的古歌、巫词、谚语、传说和民间侗医的医药记录中,可得知侗族医药起源、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古代巫医时期、巫医与侗医分离、职业侗医形成时期以及侗医药近代发展时期。春秋战国以前,侗族先辈们在寻找食物和狩猎的人类早期的“播五谷,创医药”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和积累了植物药、动物药的知识。在侗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中,就有早期侗族医药的反映。如侗族全民共同信仰的女神“Saxxerlc”((萨间)中,就有传播天花的“Saxdoh(萨多)”、偷魂盗魄的“Sax liagx(萨两)”等。在侗族对疾病的命名中,还遗留有源于母系社会的医药痕迹,如在一些男性病名前加上“妇”字,并将这些疾病归为“妇男科”,男性血尿、淋浊叫“妇男摆红症”及“妇男摆白症”等。这些都反映了侗族医药起源于远古时期。由于侗族先辈们对疾病现象无法理解,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鬼神作祟或激怒祖宗的结果,在侗族冲傩宗教仪式中的巫师,能为病人“驱鬼招魂”,一般都能掌握几十个症状和百余种常用药物,冲傩使用草药给人治病,是经验医学的开始。侗族医药形成的这一阶段大至沿续到隋唐五代时期。侗医药主要由侗族冲傩掌握,“巫医一家,神药两解”是这一时期(古代巫医时期)的医药特点。明洪武年间,侗医王崇景、潘包老乔就在剑河县的大广、小广、南明一带行医;清乾隆四十三年至民国十二年,从江县侗医潘文贤家四代行医,创立了下腹部切开膀胱取石术及提炼治疗颈淋巴结核的药粉与膏药技术,至今仍在榕江县、从江县、三都县等地流传应用。清道光六年剑河县凯寨姜念儒弃文从医,著有《本草医方》共4卷49类,当地民众修有药王亭纪念他;剑河县志记载:1923年,剑河县霍乱流行,发病约700人,经用草药救治,仅死亡40人,显示了草药对霍乱有较好的疗效。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医疗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医药卫生工作者对侗族医药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收集、整理、总结工作,有关阐述、研究侗医药的论文、专著逐渐增多,对侗族医药人员开展了培训,侗医药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凸现了明显的治疗优势,侗族医药的传承和保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的思想,是侗医学术思想的核心。如侗歌“古闷冬庚系韭梭,得地长庚系冷垠”,意为“天上生人是股气,地下养人是水和土”;“庚寥凡间呃瞑久,全靠枚索和枚冷”,意为“人的生存没多久,依靠有气和有水”; “索冷拱晕庚畏病,庚对董梭转变冷”,意为“气多气少人生病,人死断气精化水”;侗医对血和水的认识是同意词,统称“血水”。侗歌“呃偻叽构呃病,佟病都系逗亮,闷敦、漾冷、淋霖、抖仑,优喉、瘟、蜥、猛、历、娘、毒蕾、判妞、斗奈相害庚”,意为“谁吃粮会不生病,生病都是着凉、天热、湿水、淋雨、受风、饱饿、发瘟、蛇、虎、虫、草、鬼、山神这些降给人的”。 这些都是侗族先民们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出来的对人与自然关系及产生疾病的朴素认识。侗医根据“五位一体”思想,认为五位中的天、地、气、水和人都有冷和热,人的疾病也不外乎冷病与热病。热病:又名烧热病,包括发烧、火毒、红肿、癫狂、虫、蛇、草所致的热病,各种外伤,会“过人”(传染)的疾病,以及大部分痧症等。冷病,包括病人自觉冷感或病程长、体质虚弱或不红不肿的疮疱等。冷病又分水病、气病、虚弱病。水病:身体任何部位的浮肿,统称水病,又叫水湿病。气病:凡是咽喉部位的病症出现喘、出气不匀,或劳动时感到气不够用,以及情绪不好,沉默寡言等称气病。如果是接触有毒物质,如生漆、粪毒、毒蛇咬伤或误食有毒菌类等,统称毒气病。侗医还根据疾病性质、病变部位,主要症状或临床特点,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进行命名,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如“老鼠症”(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形似老鼠串行),“野鸡症”(出血性疾病,由鲜红的血液联想到与雄性野鸡从头到尾红色的羽毛相似),“猴子下树”(难产,胎儿脚先露)等。

侗医的病证涉及广泛,但侗医并不分科,而是设有独立的“大证”,在“大证”之下又分若干个小症,各地的的侗医分类不尽相同。如以天柱县高酿为代表,把疾病分为二十四症,每一症含三小症,合计七十二小症;以剑河县南明为代表,把疾病分为四大症,每一大症分六小症,合计二十四小症。侗医主要是通过问病、看诊、摸审、号脉等方法诊断疾病。 1、问病:强调问患者的病变所在部位,症状表现。2、看诊:一是观察病人太阳穴上毫毛,分疾病的轻、重;二是看脸色分冷热;三是看眼、耳、鼻、舌之形色辩证,四是看指纹之形色辩证,如指纹青主惊、主痛,指纹蓝主喘、主咳等;五是看情志、排泄物等辩证。如剑河县百岁侗医吴定元老人望指纹红紫辨寒热歌:“身安定见红黄色,红艳多从寒里得,淡红隐隐体虚寒,莫使深红化为热。”3、摸审:摸皮肤(探测体表了解冷热)、 摸脏腑(检查压痛、包块等)、 摸筋骨(检查骨折、脱臼等)辩证。4、号脉:辨病变部位和病势轻重缓急,侗医号脉亦有独特的方法,如剑河南明分转、中、出三种脉。转主心脉,中主肚肠、妇女膀胱,出主胸、腰、背、脑,简称“三出三转”。天柱高酿号脉“四八虎口”,四脉即:脉重有力,属肾;脉平移,属肝;脉由快转慢,属脾寒;脉走阴,属肺(不易摸出),合称四脉。四脉再加重脉,跳七下、停三下,属肾;脉跳三下、停两下,叫“过虎口”,合称“四八虎口”。

侗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简、便、廉、效的治疗方法。在应用内服药物治疗中,针对具体不同的病情,灵活应用“表散、退毒、打赶、补虚、顺排、收止”等方法施治。外用药多现采现用鲜品捶烂或口嚼烂外敷;或煎水外洗;或泡酒、醋磨外擦等。外治法也是侗医治病常用的方法,有刮痧、推拿、捏脊、挑刺、滚蛋、爆灯火、放血、佩载、薰气等治疗方法。侗医还编有许多通俗易懂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谣,如“耳聋背听又虚鸣,不问多年近岁因,鼠胆寻来倾耳内,尤如时刻遇仙人”;“脱肛不收久难安,海上仙方遇有缘,急取蜘蛛擂研烂,涂擦肛上即时痊”等等。

侗族医药知识是侗族同胞在其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下,与自然界、与疾病作斗争的产物,与侗民族的信仰、文化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及人群疾病谱等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区性、口传性、非系统理论性以及简便、经济、适用、有效等特点。

受千百年来“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思想的影响,侗族医药主要是以家族血缘、父子相传、师传口授的形式传承,因侗族无本民族文字,故传承谱系不详,但现侗族医药的主要传承人有。吴必成:男,侗族,现在剑河县民族中医院行医,其侗医药技术由其祖父百岁侗医吴定元传授。龙运光:男,侗族,侗医主任医师,擅长运用侗医药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病等疑难杂症,其侗医技术传给女儿龙彦合。欧阳开培:男,侗族,天柱县风城镇雷寨侗医,其医技现在传给儿子。

由于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侗族医药的传承主要依靠一代又一代的口传师授,限制了侗族医药传播和发展的空间。现今,由于《执业医师法》对民族医师的条件要求,侗医难以取得行医资格,没有合法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其后辈也不愿继承学习,出现后继乏人和后继乏术的现象,造成大量宝贵的侗医药“绝技、****”失传。同样,由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市外来文化的冲击,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影响,现在很多侗家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不懂得侗医药,更谈不上传承和发展了,使得丰富的侗族医药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许多传统疗法濒临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