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磨刀节

关公磨刀节是麻章区太平镇东岸村农历五月十三日纪念关公忠义仁勇,祈求国泰民安的传统民俗活动,相传东岸村于南宋末年于闽南迁居于此,并建造三帝庙供奉关公、南海观音和三元神,当地人将关公奉为“雨水神”福祉,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之说,是以农历五月十三为关公磨刀节。

每年农历五月十二日下午,村中即题写关公、观音、三元等神圣封衔,并在村中戏楼前广场安坛演出雷剧,以酬谢神恩、颂扬功德,表示神人同乐共贺宝诞,是为“安歌”。

五月十三日早上,村中各家各户纷纷到三帝庙中敬奉神祗,并于中午前齐集庙前广场举行关公磨刀仪式。磨刀仪式由缘首与理事人员负责筹备祭品和道具等,并请道士主持祭祀。仪式开始后,道士待奏请关帝并卜阴阳贝获允准后,村民从三帝庙中抬出宝刀,道士以象征性的动作磨刀,并由缘首诵读祝文以祈求保境安民、年丰物阜、合境平安。随后,村民便将各神祗从庙中请出,安坐到广场上接受群众敬奉祝贺。下午,各家各户将金猪敬奉到广场上,数量多达一两百头,形成壮观的“金玉满堂”场面,令人叹为观止。缘首和当年推选出供奉神灵的福主共同祭拜关公,并演雷剧娱神。当地传说,仪式结束时必有雨,是为关公洗刀之水。关公磨刀节期间,当地连演8夜雷剧以歌颂升平、祝贺平安,之后方可请关公、南海观音和三元神圣起坛回庙堂安座。

关公磨刀节是当地特色的年例民俗活动,全村外出人员与出嫁的姑娘们都回来参与祭祀,并广邀亲朋好友参加,是群众祈求福祉、求生存、求发展的表现形式,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对于增进团结互助精神、营造祥和的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关公磨刀节深植于传统雷州文化的土壤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研究粤西地区民间信仰习俗和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料。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民间信仰逐渐淡化,乡村中的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传承活动也举步维艰,关公磨刀节的传统仪礼程序正在面临濒危的境地,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抢救和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湛江市麻章区

保护单位:
湛江市麻章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