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鼓吹乐

  • 项目编号:
    1―3―3
  • 类别:
    民间音乐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永年县地处河北南部,与邯郸、曲周、武安、鸡泽等县相邻,西依太行山麓,名河与滏阳河东南横贯而过。
    永年县鼓吹乐在河北冀南鼓吹乐中最具代表性,是河北省最有影响的民间乐器曲种之一。在隋末农民起义年间,领袖窦建德在永年建都称王时,军中和民间就已有吹打乐,可见其历史之久远。明中叶以后,鼓吹乐日渐成熟、繁盛。清光绪年间编制的《永年县志(风俗志)》中记载民间婚葬祭礼时大量使用此乐。代代相传,解放后至文革前在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中仍呈现一片兴盛景象。
    永年县鼓吹乐演奏方式多样,主要为吹奏、打击、咔戏,曲目丰满,包括杂牌曲、套曲和吹咔曲三种。现有曲目200余首,曲牌50余种,很多曲目为永年独创独有。永年鼓吹乐演奏风格粗犷热烈,欢快活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主吹乐器为罗艺(谐音)。
    永年县鼓吹乐传承方式以家族相传为主,在长期的传袭过程中,逐步形成5大家族流派。
    永年县鼓吹乐是河北省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其曲牌曲目中蕴含着有关我国民间音乐的丰富内容,是研究学习我国民间音乐的珍贵资料。同时,其传统演奏方式、演奏技巧及演奏风格对我国当代民族吹奏表演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由于社会历史的巨大变迁,永年鼓吹乐目前同样面临日渐萎缩的状况,亟待予以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邯郸永年县

保护单位:
邯郸永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