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峰傀儡戏

简介

横峰傀儡戏,俗称吊戏,又名提线木偶戏。传自近邻玉山县和铅山县。元代时,玉山县就有观演“玉山傀儡天下绝”的诗赞(见《四库全书》贝琼《清江诗集》卷四)。今存紫鸿班、紫霞班、紫荆班仍有活动。

紫鸿班年代最久。班内敬奉的两个孩童喜神,据称刻于明代。喜神的前胸、后背内藏有文字与传承之物,但一直封闭不可打开,班规有戒:不能随意示人。距今约有五百余年。

清光绪元年(1875年)《横峰县志》载:县邑牛桥莞草地人周添兴创办吊戏“老七班”(即紫鸿班)。如今班中的周德标、周春芳、黄歪仔就是周家的传人。

横峰傀儡戏拥有丰富的演出剧目和古老的声腔。剧目分连台戏、整本戏和花杂戏三种。连台戏有《目连传》、《西游记》、《奶娘传》等,皆为连台大戏,少则连演七天,多则十四天。明代时唱弋阳腔,入清后改为秦腔、拨子乱弹腔。整本戏有《飞龙带》《宝莲灯》等六十余本,多演忠奸争斗、扬善惩恶的历史神话故事,皆唱西皮、二黄,其中二黄一直保持着清初老宜黄腔原始面貌。花杂戏,短小精悍,唱民间小调,诙谐有趣。

横峰傀儡戏,长期以来,被人们称为“平安戏”。每次开始都要举行请神、打八仙、跳魁星等隆重仪式,祝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深得历代乡民们的敬仰与欢迎

历史渊源

另据横峰提线木偶传人黄歪仔介绍,提线木偶从晋朝时开始流传。相传当年有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皇帝率兵出征,结果被敌围困长达18年。为了振奋士气,官兵们特制一种草人进行歌舞表演,后来敌军败退,草人唱戏的习俗就保留了下来,流至民间,老百姓便将它衍变成祈求丰年、岁保平安、驱邪避鬼的风俗,各地每隔三年就表演一次,世代相传至今

元代末期,浙江人贝琼看了玉山傀儡戏之后,作诗《玉山窟儡歌》称赞。如今活动于横峰县的木偶戏紫鸿班是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玉山县传入,至今已有五代。

横峰傀儡班敬奉的戏神称“老郎菩萨”,牌位上写:“杭州风火院铁板桥头二十四位老郎师傅之位”,左边是“金花小姐”,右边是“银花小娘”。与南戏弋阳腔戏曲同祖。横峰傀儡戏有两个孩童“喜神”,一文一武,花衣赤脚,貌如孩童打扮。这种孩童戏神,源于宋元时期勾栏氏舍戏班中的“喜神”崇拜,又称“魔合罗”,早在唐代已在我国南方流传。这两个喜神,据称刻于明代,喜神的前胸后背藏有文字与内脏,这是当年班中的传承之物,不可随意示人,至今已有四百余年。

据福建学者所考,福建有三路傀儡班与江西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一是闽南泉州傀儡戏,二是闽北大腔傀儡戏,三是闽中词明傀儡戏,其中闽北傀儡戏为元代泰定三年(1324年)由江西石城迁至福建邵武、建宁,明代景泰元年(1450年)又分支丰田,开科办班,演唱弋阳高腔戏

演出剧目

连台本戏:《西游记》、《目连救母》、《奶娘传》等,尤以《西游记》传本最多,今有整本二十种,可以连演四十天。

整本戏:《飞龙带》、《宝莲灯》、《满堂福》、《四合记》等60多本。

花折戏:《小二补碗》、《王婆骂鸡》、《张先生取学钱》等

声腔与流派

横峰傀儡戏原唱弋阳腔,入清以后,改为二黄(又名二凡)、西皮、平板、上江、鲜花、沉香、老拨子、南词、民间小调。二黄称二板、二凡,即清初老宜黄腔的称谓,极其古老。沉香原名秦腔,传自西北,笛吹叫秦腔,击梆叫拨子,都是清初乱弹腔的遗音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饶市横峰县

保护单位:
上饶市横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