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舞(青狮)

  • 项目编号:
    Ⅲ-5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青狮”俗称“青狮白目眉”,也称“开口狮”,是潮汕地区独有的深具地方特色的传统狮舞。
  在潮汕,早期的舞狮除有习武和娱乐功能外,还有驱逐疫鬼的含义,目前,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地区仍有舞青狮驱邪的传统习俗。榕城南门孙氏,是由原揭阳县治渔湖京岗迁移而来的,一直以来,在宗族祭祀或喜庆的日子里,他们都要舞青狮,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青狮的“狮头”前额突出,鼻孔高大,眼似铜铃,长须鬈发,狰狞威猛。青狮表演的主要动作是“打狮节”(又称“咬虱”或“套头”),相传有狮咬脚、狮咬虱、睡狮、狮翻身、踏七星、踩八卦、狮过桥、耍狮、救狮、桌上功夫、桌上探井、狮切血、咬水果、抢金钱、咬青、狮接礼、拜庙、四门到底等十八节套路。此外,青狮还要表演“采青”(包括“高青”和“地青”)。高青表演有擎天柱、上碟、上膊等三种技法;地青表演有许多种,如橘子青、盘青、八卦青、七星伴月青、毒蛇青、桥头青、蟹青等。
  青狮舞是揭阳地区独有的一种狮舞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揭阳市

保护单位:
揭阳市孙淑强狮艺武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