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戏

  • 项目编号:
    Ⅳ-62
  • 类别:
    传统戏剧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泗州戏原名拉魂腔,起源于江苏省泗洪县上塘镇,经民间艺人记录、整理逐步形成拉魂腔的固定唱腔,距今已经有二百多年历史。清后期,泗州戏主要分布于泗洪境内上塘、魏营、峰山、归仁、朱湖、梅花等20个乡镇。1949年前,当地仅家庭戏班就有38个。1952年定名为“泗州戏”,1953年经泗洪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泗洪县泗州戏剧团。
  泗州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唱腔婉转华丽、优美动听。尤其是女腔在每段唱腔结尾处,用小嗓翻高八度拉腔,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具有动人魂魄的魅力。它的特点是:似唱非唱,似说非说;它的白口、唱腔、表演风格与当地的生活语言、风土人情紧密相连,它的伴奏主要以土琵琶、二胡、竹笛乐器为主。
  泗州戏的淳朴、热烈的剧种风格,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当前由于老艺人逐步退出舞台,年轻演员跟不上,后继乏人,传统技艺面临失传,急需加以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泗洪县

保护单位:
泗洪县泗州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