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精微绣(扩展)

  • 项目编号:
    WX-01-Ⅶ-0037
  • 类别:
    传统美术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无锡精微绣,无锡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无锡精微绣,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出现,清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创造出了“闺阁绣”、“切马鬃绣”、“堆纱绣”、“填色稀铺法”、“乱针绣”等独特的技法。20世纪80年代初,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双面精微绣”。 无锡精微绣具有卷幅微小、造型精巧、绣技精湛等特点,呈现“寸人豆马,蝇足小字”的奇观。与一般双面绣相比,技艺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在用料、用色、用线、用针上更加讲究。艺人绣制精细局部时,要将一根丝线劈成八十分之一,有时人物头部只有绿豆大小,五官无法用笔墨勾勒,艺人需手眼相通方能绣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无锡精微绣与书画紧密结合在一起,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精微绣艺术是中国最早在理论上得到总结的刺绣品种,清代即出现重要的理论著作《绣谱》对之进行论述。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服饰文化和日用装饰文化,深为文人雅士及国内外艺术爱好者、收藏者所珍爱。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

保护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