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坝迎灯

  • 项目编号:
  • 类别:
    非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下坝迎灯闹元宵,相传起源于明成化年间。当地周姓七世祖周瑄公带领村民填坑筑陂,凿山引水,历时三年修建了三十多华里的引水圳,并教会人们制作彩灯售卖以筹集资金。引水圳竣工后,当地人组织迎灯闹元宵活动,以牢记周瑄公功德,并寓意将“灯”(客家话“灯”通“丁”)迎回来,祈求人丁兴旺。

      经过数百年传承发展,下坝迎灯的形式与内容愈加丰富。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下午,人们聚集在周瑄公祖屋,由族中长者主持进行“三献礼”,过程包括洗礼、跪拜、三次献礼、宣读祭文、升灯等环节。晚上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村民们载歌载舞进行民间文艺表演。八点整,迎灯开始,全村老少盛装聚集,有的手擎龙珠灯、白鹤灯、鸡公灯、鲤鱼灯、虾公灯、十二生肖灯等各种花灯,有的模仿各种人物扮相,组成三十多支巡游队伍龙狮起舞、锣鼓开道、爆竹齐鸣,沿下坝堤经观礼台,转入大新街、米行街、老街等街道和村道,到达周瑄公祖屋祭拜,点亮花灯,最后再经观礼台返回各村寨,沿途的各家各户烟花爆竹齐鸣迎接花灯,拿油灯接花灯火种,此谓“接灯(丁)”,整个迎灯过程来回行程十多公里,历时三个多小时。下坝迎灯闹元宵活动的规模宏大,每年都吸引县城及周边地区近10万人前来参与、观看。

      如今,因周瑄公而命名的引水圳“周仙圳”,已经成为下坝及周边群众农业生产的灌溉圳,哺育着一方百姓。下坝迎灯习俗经过5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也深深扎根于当地群众的心中,下坝迎灯将客家人崇宗敬祖的观念与迎灯闹元宵的习俗结合起来,并深深扎根于每一代人的心中,也成为人们教育后代饮水思源、弘扬祖德、爱国爱乡精神的重要场域。下坝迎灯这一习俗,对于研究客家地区社会经济、水利建设、文化和族群认同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伴随着老一辈人相继离去,年轻人对传统仪式的认知不够,下坝迎灯的仪式程式将面临逐步淡化的境况,同时,传统的编织、制作彩灯的技艺也面临失传的困境,亟待进行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梅州市五华县

保护单位:
梅州市五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