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骨木镶嵌)

  • 项目编号:
    Ⅶ-91
  • 类别:
    传统美术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中国镶嵌艺术历史久远,风格独特。殷商时代,铜器铸造中即已出现错金嵌玉的装饰纹样。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彩石、卵石、贝壳、螺钿、宝石、玉石和人造玻璃料器、陶瓷、木料等都成为了镶嵌的原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镶嵌艺术积累了许多重要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直接镶嵌法、预制法、反贴反上法、正贴正上法等。除平面镶嵌外,也可以在浮雕上进行镶嵌,这种镶嵌方法可以进一步增强镶嵌对象的立体感。明清以后,浮雕镶嵌的方法广泛运用于各种工艺品的装饰,清代中晚期还出现了在不同“地子”上镶嵌戏曲人物故事的浮雕镶嵌法,嵌瓷、骨木镶嵌即属此类。镶嵌工艺品具有坚固、耐晒、耐潮湿、不易变色的优点,材料的质感及由此而产生的形、色、光效果使镶嵌工艺品平添了艺术魅力,尽显粗犷浑厚、华贵绚烂之美。
  骨木镶嵌是流行于浙江省宁波地区的一种传统装饰艺术,它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木嵌、骨木和嵌等阶段,最终形成稳定的工艺传统和风格面貌。明末清初,铜丝锯的应用对宁波骨木镶嵌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骨木镶嵌广泛应用于家具和建筑装饰,其制品不仅流行于浙江省内,而且大量销往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传布颇为广泛。宁波骨木镶嵌有高嵌、平嵌、高平混嵌三种工艺形式,制作时通常先取牛骨、木片等原料预制出一定的纹样,然后在木坯上起槽,再以黄鱼胶粘结嵌入的花纹,最后进行雕刻、打磨和髹漆的工作。宁波骨木镶嵌题材丰富,多表现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生活风俗及梅兰竹菊等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画面黑白对比强烈,富于装饰性和地域特色。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

保护单位:
宁波市鄞州紫林坊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