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楼灌汤包

第一楼灌汤包

  • 更新日期:
  • 获奖日期:
  • 谁家最正宗:
    开封第一楼有限责任公司
  • 荣获:
    “老家河南·百城千味”最具特色地方风味美食
  • 颁发机构:

小笼包子原名灌汤包子,俗称汤包。它在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的市场上已有售卖,是当时72家正店之一王楼的名品,叫作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北宋南迁后,此馔传到临安(今杭州),又称灌浆馒头,为当时著名的市食小吃。20世纪40年代,开封第一楼的掌柜、包子名师黄继善将大笼蒸制改为小笼蒸制,而且连笼上桌,始称小笼灌汤包子。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用料考究,制作独到,以其薄皮大馅、灌汤流油、软嫩鲜香的风味特点,以及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的形状美而令人倾倒,被视为“中州膳食一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就已是市场上的名品。1960 年,在全国财贸群英会上,第一楼小笼包子初次亮相,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好评。其后,全国各地到第一楼登门学艺的人络绎不绝,使第一楼小笼包子这一风味先后在郑州、北京、大连、石家庄、太原、哈尔滨、沈阳等大中城市安家落户。1989年,在全国53家各类包子角逐中,第一楼小笼包子被商业部评为金鼎奖,列入部优产品。1990年,全国27个大中城市100多家名店在杭州西子湖畔竞香,第一楼小笼包子以其美味赢得“天下第一包”的赞誉。1991年,第一楼厨师应邀进京献艺,国务委员李铁映挥笔题写“天下第一楼”5个大字。1997年12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在杭州举行,第一楼小笼包子被中国烹饪协会评定为中华名小吃。2000年2月,第一楼小笼包子被国家国内贸易局认定为中国名点。

20世纪80年代,第一楼推出小笼包子宴,又称什锦包子宴,十笼包子依次品尝,可谓“变换中耐寻味,妙在其中;口感上分层次,渐入佳境”。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以及港、澳、台同胞与海外华侨,在游览古城名胜之余,无不以品尝包子宴为乐事。


第一楼什锦包子宴

改革开放后,黄继善大师的高徒黄思忠、曹振杰两位名师以及他们的徒弟也纷纷开店经营小笼包子,黄家包子店、曹家包子店等应运而生,由于重质量、讲信誉,也同样受到市民及游客的欢迎。

2007年2月,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作为消费习俗类入选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楼灌汤包最正宗出品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