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利三不沾

盛德利三不沾

  • 更新日期:
  • 获奖日期:
  • 哪家最正宗:
    安阳文峰区盛德利地方菜馆
  • 荣获:
    “老家河南·百城千味”最具特色地方风味美食
  • 颁发机构:

三不沾,俗称桂花蛋,是安阳一道地道的特色名吃。先不说味道如何,单是它金灿灿的色泽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

     “炒三不沾”是安阳的名菜之一,食用时因不沾筷、不沾盘、不沾牙而得名。据老人传说,开始创制时还没有白糖,用的是蜂蜜和饴糖,后来有了白糖,厨师才用浓糖水炒制。

       对“炒三不粘”的质量,有“三不”、“三看”,讲究一个“滑嫩”。三不:不紧、不粘、不出油。三看:一看色、二看形、三看味。:金黄带亮、火色均匀、不生不煳。:外形饱满有张力、无结块、无疙瘩、用勺一舀、不流不散不板。:味道浓香沙甜,油而不腻,口感爽滑细嫩,略有咬劲,吃完之后只剩下一个空盘和满口甜香便是好手艺。


      “炒三不沾”也叫“桂花蛋”,相传,安阳有个县官,其父年逾九十,牙齿脱落。县官为孝敬年迈的父亲,常常令家厨将肉斩茸炒制,或将鸡蛋制羹,配制软而有营养的食品供养父亲。一次,家厨在炒制“炒金银”(就是将蛋清、蛋黄分开炒制)时,发现蛋黄容易炒沙,于是就加了水、盐、粉芡和糖,炒制后不仅色泽金黄,且不沾锅、不沾盘、不沾筷,县官的父亲食后非常高兴,称此菜为“三不沾”。县官的父亲生日时,前来恭贺的官绅很多,县官命家厨制“三不沾”。宾客品尝后,倍加称赞,并写诗赞赏曰:“盘中明月升,八月桂花香”,故也有人称之为“桂花蛋”。


清朝皇帝南巡时,路经彰德府,知府向皇帝献膳,其中就有“炒三不沾”。皇帝食后,龙颜大悦,立即令人记下此菜的制法。从此,“炒三不沾”便传到皇宫,成为宫中名菜。


       今天“炒三不沾”经厨师们的不断改进,又在金黄似月的“炒三不沾”周围摆上用京糕切刻而成的晶莹鲜红的小兔或富贵不断头(圆形),为此菜增添了神奇的色彩,显得更为精致、典雅。



盛德利三不沾哪家最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