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烧肝

  • 更新日期:
  • 获奖日期:
  • 荣获:
    “品鉴山西美食 晋享山西味道”特色小吃
  • 颁发机构:

烧猪肝是阳城的传统名吃,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从古到今,街上的小饭馆里几乎都有烧猪肝这道菜,市面上也出现了许多以烧猪肝为说词的俏皮话,如责骂人时说:“你这人怎么和秦桧一样,没心没肺也没肝?”骂得更狠一点时说:“你这人再害人,让你不得好死,像秦桧那样连肝都被烧了吃。”


  阳城烧猪肝,为何要和秦桧联系在一起呢?相传是太行山忠义社发明的。太行忠义社是宋、金交战时期活跃于太行山区的一支抗金义军,晋城各且几乎都有忠义社当年的山寨遗址。阳城义城村的忠义寨,左右有河流环绕,北有高山为险,南有宽阔的芦苇荡以阻,寨中有聚义厅、演兵场、瞭望塔,相传曾是太行忠义社的一处寨堡。忠义社所批旗帜均以“岳”字为号。当年,就在抗金形势出现转机的时候,大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受人尊敬的岳飞。


  岳飞遇害的消息很快传到太行山上,太行义士无不义愤填膺。各山寨中均设起了岳将军灵堂,大家掩面痛哭,哀悼这位忠义、勇敢的大英雄,同时也在痛骂那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贼。在一处义军山寨中,人们将猪头割下,写上秦桧的名字,又将心、肝、肺掏出,摆在将军的灵前。这样做仍觉不解气,三位军中厨师又分别将心、肝、肺烧煎,然后放上供桌。烧肝的厨师是阳城人,烧肝里抓了一大把蒜,又拌了些粉,狠命地在案板上剁个稀巴烂,结果没办法在锅里烧,就割了一块猪花油卷住,再用浅油煎,定型后捞出。他一边骂着一边做着,仍然觉得气没出够,又放进笼锅里蒸了半天,才放上了供桌。祭奠结束后,厨师又把烧肝切成片,用红油重新煎了一遍,叫来义士们吃。山西人有食醋的习惯,把烧好的肝放到食醋里一蘸,外焦里嫩,好吃极了,自此,这道菜在山寨中伟开了。次年,义军士兵散伙之后,阳城厨师便回到家乡,在阳城卖开了烧猪肝。每当人们吃起烧肝的时候,总会想起那位国家的功臣,民族的英雄——岳飞。


另有一说传说阳城以前有一个县令,姓甘,喜欢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非常痛恨他。南城的秀才想要招待自己的好友,但是家里没肉,就去跟卖菜、卖肉的哥哥借。可是哥哥的肉跟菜都卖完了,只剩下一点猪肝跟蒜。秀才觉得用猪下水来招待客人不太好,所以就把猪肝剁碎了,跟蒜搅拌在一起,用菜叶包上,烤熟了拿给客人吃。客人吃了以后觉得这道菜简直是人间美味,就问秀才这道菜叫什么名字。秀才误打误撞发明了一道美食,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取个什么名字,突然间想到,“猪肝”的“肝”跟“甘县令”的“甘”是同音字,所以就把这道菜叫做“烧肝”,以此表达对县令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