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流溪鱼
-
更新日期:
-
保护日期:
-
保护范围:清流溪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清流县现辖行政区域。
-
特产分类:
-
颁发机构:
山河星野生河鱼草鱼九龙湖贡鱼脘鱼火锅水煮活鱼福建三明清流溪鱼
清流溪鱼,产于清流县溪河,包括草鱼、鲤鱼、白刀、鲶鱼等达60余种,尤其盛产鳜鱼、河鲶等名贵鱼类。 清流是纯客家县,对鱼的敬仰尤为隆重。逢年过节鱼是必备的菜肴,在杀鱼的时候还要将鱼尾砍下,贴在门上,寓意着年年有“鱼”(余)。每年的端午节这天,人们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一条条鲜鱼,架起铁锅,烧起篝火,用河水煮着鲜鱼,喝着米酒,祭天求雨,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有“鱼”(余)。
清流境内溪流众多,水力资源及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达30余种。清流是典型的山区县,山地面积234.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4%,生态植被保护完好。淡水养殖溪鱼为清流的特色水产品,清流溪鱼养殖历史悠久,已有九百多年历史。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立足资源、项目带动、培育特色、做强产业”的渔业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淡水养殖方面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突出生态特色,着力构建全省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2012年全县渔业产量1.6万吨,渔业产值2.1亿元。清流养殖的香鱼还入选2008北京奥运会指定食品,成为福建入选2008北京奥运会指定的6家水产品之一,清流渔业被农业部列入“全国100个渔业综合推广模式示范县”。2008年6月13日福建省全省淡水渔业发展工作现场会在清流县召开,在全省推广清流溪鱼发展模式,成为福建山区淡水养殖的典范。龙峰渔业有限公司沧龙池塘养殖基地被农业部授予“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伴随着渔业的不断发展,草鱼、鲢鱼、九龙白刀、贵鱼等4种鱼成为“清流溪鱼”主要代表,4种鱼产量占全县鱼业产量80%以上,“清流溪鱼”主要是这四种鱼的统称。如今,“清流溪鱼”已成为清流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买“清流溪鱼”,到清流吃鱼成为周边市、县百姓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
清流溪鱼以其体大、肉质细嫩、鲜美味甜、无污染,闻名遐迩,蜚声海内外。主要质量特色如下:
1.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独特。清流溪鱼因其生长环境水质优良,使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独特、营养丰富,没有普通鱼常有的泥腥味。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福州)测定,清流溪鱼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检测的17种氨基酸中有12种氨基酸较之普通鱼含量更高,特别是体现肉质鲜美的天冬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四种氨基酸含量均比普通鱼更高。因而清流溪鱼较普通鱼其味道更鲜美,且无腥味、异味,营养丰富、口感极佳。
2.高蛋白、营养丰富。清流溪鱼生长环境,水质优良,无污染,是天然的绿色食品。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福州)测定,清流溪鱼富含动物蛋白、维生素A、D、E等物质以及钙、磷、铁、钾、铜、锌、镁、硒、锰多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以及各种氨基酸。属于高蛋白的食品,非常符合现代人营养需求。
历史文化
品尝肉嫩味鲜、鲜美清香的“清流溪鱼”,让人想起唐朝著名乐府诗人,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元外郎、国子司业世人称张司业或张水部的张籍(767——830)。那是唐宪宗元和年间,张籍看望时任汀州刺史的好友元自虚,由北方入闽至延平,溯沙溪及燕江而上,过清流九龙滩(又称九龙溪、龙津河),宿沙芜洞口村。 传说,当年元自虚任汀州刺史,他得讯大诗人张籍要来汀州(当时清流属汀州府),连忙到沙芜九龙溪来迎接。他知道张籍爱吃鱼,就带了厨子伍大厨一同前往。九龙溪溪流交错,溪水清澈,溪鱼肥硕,味鲜清香,可蒸可煮,可煎可炒,是待客的上等菜肴。他要伍大厨千方百计变着法做鱼菜。张籍和元自虚上岸游览数日,游山玩水,乐不思蜀。因清流山川秀美,溪中鱼儿游戈,林中百鸟翱翔,蓝天白云,环周如画,或层林幽谷,或小桥流水,风中还不时传来牧童的笛声。九龙溪畔一群白鹭溪畔盘旋,好像在烟雨迷离中化为白衣仙子舞姿翩翩,令张籍目迷神驰,酩酊欲醉,仿佛在半醉半醒之间。张籍感慨万千写下《送汀洲元使君诗》:“曾成赴北归朝计,因拜王门最好官。为郡暂辞双凤阕,全家远过九龙滩。山乡只有输蕉户,水镇应多养鸭栏。地僻寻常来客少,刺桐花发共谁看”。 有一次,伍大厨在蒸鱼时误将米酒当成酱油放入瓦罐中,他只好随手又放上几片生姜;谁知张籍吃后觉得风味独特,味香酸辣又鲜嫩清爽,十分高兴,于是就问伍大厨这道鱼菜的名字。伍大厨灵机一动,心想这老酒(清流人习惯称米酒为老酒)蒸鱼干脆就叫“清蒸鱼”吧。这随口而出的一个“清蒸鱼”,就成了千百年来清流人的家常菜,流传至今并闻名遐迩。
清流溪鱼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1.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
2. 鳙鱼(Aristichthys mobilis):属鲤科,鲢亚科,鳙属。当地俗称:大头鲢、花鲢。
3. 翘嘴红鲌(Culter alburnus):属鲤科,鲌亚科,鲌属。当地俗称:九龙白刀、翘嘴。
4. 鳜鱼(Siniperca spp):属鮨科,鳜亚科,鳜属。当地俗称:桂花鱼、贵鱼。
(二)环境条件。
1. 水源:采用保护区范围内的清流溪河水、温泉水、冷泉水。
2. 水质要求:符合国家养殖用水标准。水温5℃至32℃,水溶氧量5mg/L以上,透明度大于30cm。养殖采用微流水。
(三)生产方式。
1. 翘嘴红鲌、鱖鱼采用自然生长方式。
2. 草鱼、鳙鱼采用人工养殖方式。
(四)养殖捕捞技术。
1. 养殖:
(1)草鱼、鳙鱼养殖技术要求:
草鱼、鳙鱼养殖要求见表一。
品种 | 规格与放养密度 | |||
草鱼 | 体长(cm) | 15-17 | 17-20 | 20-25 |
密度(尾/667平方米) | ≤600 | ≤500 | ≤400 | |
鳙鱼 | 体长(cm) | 15 | 17 | 20 |
密度(尾/667平方米) | ≤50 | ≤40 | ≤30 |
(2)翘嘴红鲌、鱖鱼为自然水域生长。
2. 捕捞规格要求:
品种 | 捕捞规格 |
草鱼 | ≥2000克 |
鳙鱼 | ≥2000克 |
翘嘴红鲌 | ≥1500克 |
鱖鱼 | ≥1000克 |
3.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草鱼:体背部深青灰,腹部银白,胸、腹鳍略带金黄。
(2)鳙鲢:头极肥大,体侧上半部深黑色,腹部银白,两侧杂有许多黑色的不规则小斑点。
(3)翘嘴红鲌:肉质细嫩,体背呈青灰色,两侧银白。
(4)鱖鱼:鲜美味甜,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明显的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
2. 理化指标:
指标项目 鱼种 | 草鱼 | 鳙鱼 | 翘嘴红鲌 | 鱖鱼 |
蛋白质 | ≥18.6% | ≥17.5% | ≥18.0% | ≥18.6% |
脂肪 | ≤3% | ≤3% | ≤5.5% | ≤2% |
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四种氨基酸总含量(g/㎏) | 64 | 67 | 72 | 72 |
钙(mg/kg) | 75 | 250 | 80 | 250 |
铁(mg/kg) | 3.5 | 5.0 | 4.0 | 1.8 |
锌(mg/kg) | 2.5 | 2.5 | 3.0 | 2.0 |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申请:
清流溪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福建省清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清流溪鱼的法定检测机构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