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半夏

半夏,生于夏至日前后。此时,一阴生,天地间不再是纯阳之气,夏天也过半,故名半夏。自古以来,许多禹州人以种植、采收中药材为主,代代相传。“春采茵陈夏采蒿,知母黄芩全年刨;九月上山采菊花,十月坡岭摘连翘。”此首脍炙人口的民谚,至今仍在广泛流传。常年的实践积累,禹州药农不仅善于种植管理,而且精通产地加工,以增加药物固有疗效。 目前,在种植方面,按照基地化、生态化、规范化要求,已发展连片种植基地200多个、省级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4个,重点发展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禹丹参、禹半夏、禹金银花、地黄7个草藤本道地药材品种和迷迭香、连翘、杜仲、银杏等木藤本药材品种。

禹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脉与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北部、西部为山地丘陵,中部和东南部为冲积平原,整个地势呈自西向东阶梯分布。颍河水自西向东纵贯全境。全市土地面积1472平方公里,总共耕地面积125万亩。土壤母质为洪水冲积物,多为潮褐土,保水保肥。耕作生产性能良好,适于多种红土、黄土作物生长,为中药的种植、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禹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史称“夏邑”、“阳翟”、“钧州”,以黄帝文化、大禹文化、中医药文化、钧瓷文化和画圣文化而闻名,而中医药文化是这些璀璨明珠中的一朵奇葩。禹州中医药文化根基深厚,早在远古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伏羲创九针、伊尹制汤液的传说。南朝宋国阳翟人褚登著《医论十篇》,开禹境先人医学著述之先河。



古往今来,历代先贤圣医在此行医采药,取得了中医药理论的伟大成就,名商大贾在此坐堂开庄,汇集天下药材,故得“天下药都”之称。自古就有“医到禹州方为妙,药到禹州倍生香”的说法,原卫生部部长钱信忠还曾挥毫赞誉“禹州药都,中药之魂”。


【寻访历史】

“九蒸九晒”熟地黄工艺鲜为人知


“悠悠禹州,中华药都,中原腹地,得天独厚。夏启开国,郑韩华宫,吕相发迹,画圣耀祖。药王诊疾,医圣悬壶,洪武诏令,帮会辐辏,四海云集,盛彰药都。”这首《药都赋》开篇就介绍了禹州中药的独特地位,《黄帝内经》、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明朝的《救荒本草》,也皆与禹州有着深厚渊源。


俗话说,“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禹州拥有独特的中草药炮制技艺。不过,禹州九蒸九晒熟地黄的传说却鲜为人知。


禹州熟地黄始于药王孙思邈。据说,因为常吃熟地黄,孙思邈直到一百四十多岁才无病而终。


九蒸九晒熟地黄炮制工艺极为独特,并且质量上乘,曾经名传海内外。解放前,禹州熟地黄有名的三个品牌“赵隆太熟地黄”“杏林春熟地黄”“天兴堂熟地黄”都用的是九蒸九晒工艺。其中,历史最长、最有名的当数赵隆太中药堂生产的“赵隆太熟地黄”。因在德国柏林“万国博览会”上参展,被列为清宫贡品。国内行家称之为“隆熟地”,东南亚人到禹州,只有买几斤“隆熟地”才敢说到过禹州。


据赵家后人介绍,赵隆太熟地黄在清朝乾隆年间开始生产,是赵隆太药铺“四大九蒸货”(熟地黄、山茱萸、黄精、槐豆或大黄)和二十八宿酒中,销量最大、最有名气的招牌药,中医处方中都以“隆太地”为熟地名称。上世纪八十年代禹州郭连一带还有老中医开“隆太地”处方的。赵家蒸熟地专门制有一高1.5米、直径0.8米的铜瓮,每次可装生地黄200斤,据老辈人说此铜瓮有300多年历史。由于蒸制过程忌铁、铝,当时没有不锈钢,只能用铜。每次蒸熟地时选优质地黄个大者洗净、润透,用特殊工艺处理后装入铜瓮。第一次蒸三天三夜,然后取出晾干,拌入熟地汁、黄酒、砂仁,用手揉搓均匀,再晒一天晾一夜,开始第二次蒸,以此类推至九蒸九晒,二十多天才能制成。


1956年,公私合营后,在炮制器具归公和老药工去世的影响下,“隆太地”的炮制工艺也彻底失传了。不过,可喜的是,在十年前,人们已经依据传说和现代工艺、设备,采用九蒸九晒工艺,成功复制出了“黑如漆、光如油、甘如饴”的古法九蒸九晒熟地黄标准。




证书持有人:
禹州市中药材生产办公室

地域保护范围:
许昌市禹州市所辖张得镇、鸿畅镇、文殊镇、褚河镇、郭连镇、古城镇、朱阁镇、浅井镇、苌庄镇、花石镇、方山镇、梁北镇、方岗镇共计 13 个乡(镇)117 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