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汤

  • 更新日期:
  • 获奖日期:
  • 相关地域:
  • 谁家最正宗:
    茶汤李
  • 荣获:
    中国(北京)地域十大名小吃入围
  • 颁发机构:
官方店铺 立即购买 ¥49元

北京天桥茶汤李历史悠久,是北京传统风味小吃。茶汤味甜香醇,色泽杏黄,味道细腻耐品。 茶汤制作是将糜子面(糜子米,一种产量较低的粗粮磨成细粉)洗净,用凉水浸泡两小时,沥净水,碾成面,再过细箩,即成糜子面;茶汤壶内灌满凉水,烧沸,取碗一个,倒入开水和适量凉水搅和一下,加入十分之一的糜子面调成面糊,再用开水将面糊冲熟;在茶汤上面撒上红糖、白糖和糖桂花即可食用。

茶汤李始创于1858年。李家祖上为旗人,随努尔哈赤入关,当时被封在河北三河一带。清末时李家败落,李同林携子李世忠进京,居住在朝阳门一带,靠为宫里做些茶汤、扒糕、凉粉之类的小吃为生。民国后,李世忠开始挑着担子赶庙会,来往于妙峰山、蟠桃宫、白云观等地方,凡是有庙会的地方,必然出现李记茶汤的标志性大铜壶,正是在这一场场的民间庙会中,茶汤李渐渐积攒下了口碑。后来,白塔寺喇嘛邀请茶汤李在寺前摆摊,长期经营。当时茶汤李的生意相当红火,买客常常自发编号排队,一人限买两斤,经常是“每日60斤糜子面,中午即销售一空”。

1934年,茶汤李的第三代传人李秉忠在天桥地区卖出了名气,于是原来卖茶汤用的单板案子也跟着升级为“双合大条案”,条案四周用竹条包住,以圆铜钉连接。整个条案6米长,案面上刷清漆,极为清洁、光滑。案上所置用于盛放原材料的木盒、碗、盘、碟、勺等均十分讲究,木盒长60厘米,高12厘米,每年都用清漆油一遍,因此几十年之后依然光亮鉴人。而这张细细长长的条案上还聚集着从明嘉靖年间到清道光年间的瓷器,一色儿都是官窑出品,件件都可称为茶汤摊贩的镇摊儿之宝。解放后,由于公私合营,茶汤李停业。

20世纪80年代,天桥茶汤李第四代传人李跃大学毕业后,继承祖业,将现在茶汤李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相继研发出了能够养颜去火、化痰止咳的杏仁茶、莲藕茶、菱角茶等。至此,茶汤系列包括茶汤、油茶、杏仁茶、咸味面茶、莲藕茶、菱角茶、牛骨髓油茶、奶茶等八九个品种。茶汤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北京开出了多家连锁店,注册了“茶汤李”商标,获得了“中华老字号”、“中国名点”等荣誉称号。

百年风味小吃“茶汤李”有三大绝活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一、用大铜壶冲茶汤。冲荼汤时,身子站在靠近壶嘴的地方,对壶使拉劲儿,当滚热的水溜儿冲出壶嘴时,拿着碗的手顺水力下沉追着水溜儿走,沉到底儿后再往上提,热水则把碗内的糜子面全部冲熟。这套功夫看以简单,其实很难掌握,火候不到很容易 “生心儿”(中间部分冲不熟)或“烂眼儿”(四周冲不熟);二、天气预报。由于多年出摊的经验积累,茶汤李在早晨出摊后,只要冲上两碗茶汤便可根据茶温知道当天天气情况,赛过天气预报;三、“扣碗茶汤”。冲得茶汤后,碗底朝上扣于条案上.顺手一推,让碗在丈八长的条案上滑行,然后用手接住并将碗翻转过来浇糖,碗中茶汤不流不洒保持原样,条案上无一滴茶汤洒落,堪称绝技。

百年风味小吃“茶汤李”流传深远,得益于被京城人视为佳肴美味的茶汤外,也和李氏代代相传的精彩绝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