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盆景技艺(孟河斧劈石盆景、苏派盆景)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小黄山面临长江,经过千万年江风吹袭,江水冲击,山石风化,形成了千奇百怪的片石。它集山石的雄、秀、奇、险于一身,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纹理除剧直之外,还兼有纤、细、透、漏、绉、瘦等特点,俨...
-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唱春(常州唱春) 常州唱春,是常州地区历史较长、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民俗事象和曲艺演唱活动。早在1925年,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一篇研究文章中就明确指出:“唱春调,我们知道是江苏常州的出产。” 常州唱春源于明代,创始人为冯阁老。据说...
-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绥猴灯,是一种具有集传统舞蹈、体育、杂技、武术于一身的综合性传统表演项目。 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因永嘉之乱,汉代名相萧何的第20世孙萧整,带领族人从山东迁居到苏南常州万绥镇。萧氏家族在万绥定居后,人脉兴旺,从这里不仅走出了以萧道成、...
-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舞 扩展(太平龙灯) 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肖巷村的太平龙灯,始于清顺治年间的1644年。时值天灾连连,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肖巷东湾村人以八卦阵中的文王卦为阵势,创立了太平龙灯,以祈求风调雨顺,天下太平,故取名“肖巷太平龙灯”。 起始,太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