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必吃餐厅 ...更多

同庆楼

2022年安徽特色美食体验100店-同庆楼始创于1925年,历史上曾遍布北京、南京、武汉、芜湖等城市,曾接待过毛泽东、刘伯承、蒋介石等知名人士,声名显赫。作为中国历史餐饮名店,1999年同庆楼即被国内贸易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再次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10年,经中国贸促会和上海世博局推选,同庆楼作为中华八大菜系企业代表入驻世博会,赢得海内外宾客广泛赞誉。

皖府国际大酒店

2022年安徽特色美食体验100店- 皖府国际大酒店位于五千年文博园入口处,隶属于五千年文博园投资有限公司。酒店占地15772平方米,高12层高,外部造型优美、气势恢宏,内部装修豪华典雅、功能齐全,是一座集住宿、餐饮、会议为一体的汉唐文化主题酒店。酒店拥有大小客房及高档总统套房173间,262个床位,房间宽敞明亮、整洁舒适;大小餐厅及会议室若干个,共设有613个餐位,其中多功能会议厅可同时容纳260人;菜肴以徽菜为主,同时还有诸多品种的地方特色名点小吃,并自主研发了多个特色菜。

江毛水饺

2022年安徽特色美食体验100店-江(gān)毛水饺是安徽省沿江一带的地方风味小吃,名为水饺,实为馄钝。江毛水饺的创始人江庆福,安庆罗岭人,于清光绪14年(1888年)在省城安庆小南门及高井头一带,挑担卖水饺,成店于民国3年(1914年)。江毛水饺馅料采用山区黑猪肉后腿为原材料,精心调制,配以纯正土鸡汤做汤料。使之具有皮薄、肉嫩、汤鲜的特点而名声大噪。因江庆福颈上长有一撮白毛,绰号“江毛”,老百姓亲切的将其制作的水饺昵称为“江毛水饺”,故“江毛水饺”因此得名。

森虎虾尾

“森虎”是郑州市森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创立于2015年,是一家聚焦于“虾尾”单品的餐饮连锁品牌,每年服务消费者超1000万人次。历经5年发展,现已拥有1个中央厨房加工中心及2个供应链仓储配送中心,覆盖河南省30余个辖市及县市,并已着手布局安徽及山东市场。在品牌创始人乔森先生、王虎先生的用心经营下,“森虎”虾尾品牌先后斩获“郑州十佳深夜食堂”、“中国好餐饮100加盟优良品牌”、“中国特色餐饮名店”、“中国百佳绿色餐饮名店”、“裕丰杯·中原名宴奖”等荣誉。

太湖县经典名菜 ...更多

徽州臭鳜鱼

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鱼贩每年入冬时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徽州各地时,鱼鳃仍是红色,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

花亭湖鱼头

太湖县花亭湖环境优美、水质优良,湖中盛产鳙鱼。砂锅鱼头肉质鲜嫩,味道醇厚。当地人流行以砂锅鱼头宴客,当客人揭开砂锅上的红绸带,预示着美好的祝福随之到来;鱼汤加入太湖手工挂面,寓意友情绵绵,长长久久。

江毛水饺

哼着黄梅戏的委婉悠扬,品尝安庆小吃的百般滋味,山水宜城别有风情。如同黄梅戏一样风靡,安庆小馄饨、江镇包子在全国四处可觅门店,热腾腾的早餐,抚慰了无数打工人晨间孤寂的心。如果到了安庆,不能错过的江毛水饺首推安庆市迎江区江万春水饺店。江毛水饺已经有80余年的制作历史,因其创始人姓江,故称“江毛水饺”。这水饺制成馄饨状,皮薄肉多,肉馅里有时候会加上虾仁,再用鸡汤或者骨头汤煨制而成,咬上一口,醇香四溢。

吴山贡鹅

吴山贡鹅是安徽合肥的传统名菜,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的美食,经历了炖、煮之法的演变,色泽清爽、香气浓郁、口味鲜醇,咬上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有“地阔十里,香留一寸”的美誉。吴山贡鹅作为卤菜,一般放凉后售卖,切一只或者半只鹅回家,再配上“三大件”(鹅头、鹅翅、鹅爪)和“五小件”(鹅心、鹅肝、鹅舌、鹅肠、鹅肫),约上三两好友闲坐,就着小酒,吃着鹅肉,啃着翅膀,推杯换盏,好不快哉。

太湖县特产手信 ...更多

天华谷尖(南阳谷尖)

天华谷尖又名南阳谷尖,位于安庆市太湖县。产茶历史悠久,明、清年间所产芽叶列入户部贡品,其时出产的“南阳谷尖”享誉皖西南。一九八六年四月,在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亲临指导下,发掘历史名茶“,采用特殊工艺创制而成,易名为“天华谷尖”。

太湖县文化遗产 ...更多

太湖曲子戏是流传在太湖县的一个古老的剧种,因当地习惯称为唱曲子,在上世纪80年代定名为太湖曲子戏。 太湖曲子戏源于明代移民带来的弋阳腔,具有“喧阗”特征。在喜庆事项(如迁新居、生男、寿典、升官、升学等)中唱曲子,年节习俗(如平安社醮、闹元宵的灯会)中,也有唱曲子的活动。唱曲子还存在于年高人的丧事活动中......

花梆舞的花梆最早俗称竹梆,历史源远流长。主要产生于我县山区一带。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庄稼果实,上山组织围猎,携梆带叉,驱赶和猎获野兽,并在间歇时以此为乐。每年的九月初九举行篝火活动,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的成果。这一民间习俗传承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竹梆的产生,据说是农民为了保......

 罗汉除柳俗称赶柳,是一种带有剧情表演的民间舞蹈,相传在清末前就流传于安徽省太湖县大别山区望天乡及湖北英山一带,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和农村手工业者。罗汉除柳的故事情节是千年古柳成精,化成美女,缠住货郎,妄想吮吸其精血,以修成正果。事被土地公、土地婆发现,请来大肚罗汉以镇妖法宝珠拯救货郎,除掉柳树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