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美食文化
芜湖,古曰鸠兹。具有2500年的辉煌历史。南唐就有“楼台林列,烟火万家”之称。清被辟为全国五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后又与九江、无锡、长沙并称全国四大米市,是长江流域近代工商业的发祥地之素有“长江巨埠,皖江中坚”美誉。
芜湖市必吃餐厅 ...更多

-
中华老字号 国家五钻级酒家 地方餐饮名店
2022年安徽特色美食体验100店-同庆楼始创于1925年,历史上曾遍布北京、南京、武汉、芜湖等城市,曾接待过毛泽东、刘伯承、蒋介石等知名人士,声名显赫。作为中国历史餐饮名店,1999年同庆楼即被国内贸易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再次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10年,经中国贸促会和上海世博局推选,同庆楼作为中华八大菜系企业代表入驻世博会,赢得海内外宾客广泛赞誉。

-
中华餐饮名店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老字号
2022年安徽特色美食体验100店-江(gān)毛水饺是安徽省沿江一带的地方风味小吃,名为水饺,实为馄钝。江毛水饺的创始人江庆福,安庆罗岭人,于清光绪14年(1888年)在省城安庆小南门及高井头一带,挑担卖水饺,成店于民国3年(1914年)。江毛水饺馅料采用山区黑猪肉后腿为原材料,精心调制,配以纯正土鸡汤做汤料。使之具有皮薄、肉嫩、汤鲜的特点而名声大噪。因江庆福颈上长有一撮白毛,绰号“江毛”,老百姓亲切的将其制作的水饺昵称为“江毛水饺”,故“江毛水饺”因此得名。

-
地方餐饮名店
2022年安徽特色美食体验100店-红杨山房车露营地内的房车营地分为拖挂式和自行式,水电齐全,配备自助烧烤台,景观露营地紧邻洋摊河,高山、田地、河流一览无余,用餐同时可享受自然乡村风光,让您畅意拥抱大自然。特色农家乐“红杨山庄”,可同时接待500人用餐及会议。

-
地方餐饮名店
2022年安徽特色美食体验100店-马仁山庄(繁昌楠苑店)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马仁奇峰森林旅游区内。山庄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要元素,融现代设计理念和中国传统建筑艺于一体。现代化的设施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置身其中,美不胜收。 芜湖马仁山庄是集住宿、美食、会务、康体、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拥有装饰精美的豪华套房、商务套房、观景房、标准客房近80间套、另有16幢徽派风格、装潢独特的别墅型石屋。 山庄设有各类大小宴会厅十二个,以“特色土菜”、“野味山珍”、“药膳”为山庄餐饮三大特色;拥有大型多功能厅、会议室、接待室八个,阶梯会议室可供350人会议。山庄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网球场、乒乓球馆、KTV、足疗、精品屋、商务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是观光休闲、商务洽谈、拓展培训及举办各类会议的理想场所。
芜湖市经典名菜 ...更多

-
中国菜-安徽十大经典名菜、“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鱼贩每年入冬时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徽州各地时,鱼鳃仍是红色,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哼着黄梅戏的委婉悠扬,品尝安庆小吃的百般滋味,山水宜城别有风情。如同黄梅戏一样风靡,安庆小馄饨、江镇包子在全国四处可觅门店,热腾腾的早餐,抚慰了无数打工人晨间孤寂的心。如果到了安庆,不能错过的江毛水饺首推安庆市迎江区江万春水饺店。江毛水饺已经有80余年的制作历史,因其创始人姓江,故称“江毛水饺”。这水饺制成馄饨状,皮薄肉多,肉馅里有时候会加上虾仁,再用鸡汤或者骨头汤煨制而成,咬上一口,醇香四溢。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炒制花生米,在江南水乡的芜湖可谓家家都会,可是要将炒花生米做成一个产业,严桥镇可谓独树一帜。其中以李老奶奶牌五香花生米最为出名。随着无为人走南闯北、外出打工,将它带到了外地,也是颇受好评的。“严桥李老奶奶牌五香花生米”已经成为是无为人的特产与骄傲——到无为人家做客,喝上二两小酒,佐以李老奶奶牌五香花生米,海阔天空聊上一番,确实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酥糖是我国传统名点之一,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唐朝文人曾称赞其为:茶罢一块糖,咽而即消爽。细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 在芜湖,许多人过年招待客人的茶点里,必有一种香甜可口、回味悠长的方块小酥,它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百善贡酥。 在各地名小吃中几乎都有酥糖的身影,但芜湖市南陵县的百善贡酥却别具一格,它是一种典型的佛门素食糕点。百善贡酥是在明清两代,九华山僧人用花生、饴糖制作,百善酥作为佛门素食享用,后来传入了民间糕点作坊,逐渐形成了气候,曾经还作为贡品进贡皇室。
芜湖市著名小吃 ...更多

-
百味中国(安徽)之特色旅游小吃
赤豆酒酿是芜湖地道美味的饮品。说起红豆,大家肯定不陌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便有了那么几分饱含爱情的甜蜜味,但若是再配上香甜醇美的酒酿呢?好似一个微醺的少女,在思念着她远方的心上人一般,甜蜜里带着几分醉意。更别说加入白糖熬制的熟红豆了,那样香甜可口!

-
百味中国(安徽)之特色旅游小吃
极负盛名的“芜湖三鲜”即盛产于芜湖段江面的刀鱼、鲥鱼、螃蟹。虽当今生态环境变化,但芜湖的鱼鳖虾蟹等水产品仍极其充沛,单单只提到传统美食蟹黄小笼汤就让人食欲大动,几不自持。其营养功效能增长肌肉,增加免疫力,促进康复,补铁补血,抗衰老。安神镇 定,增加食欲。

-
中国(安徽)金牌旅游小吃
耿福兴虾子面的面有韧性,味极鲜美,营养价值高。虾籽面采取宽汤窄面之法,将面条煮沸后略加冷水煮上片刻,捞起兑入有虾籽、猪油、葱花、酱油等佐料的高汤,入口鲜美无比。凡到芜湖的人,都要慕名而至,以亲口品尝为快。

-
中国(安徽)地域十大名小吃
历史典故:耿福兴虾籽面,自清光绪1888年创名至今,已有一百多世纪历史,中国饭店协会授予耿福兴“中华名小吃”称号,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件”之一。
芜湖市特产手信 ...更多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南陵大米”驰名,外观品质好,光泽度佳,胶稠底轻,气味清香,绿色安全,其内在品质主要得益于优良的生态环境、肥沃且富含微量元素的土壤条件和“紫云英”绿肥。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无为草龟龟体长椭圆形,背甲纹路清晰,三条纵棱明显;背甲棕黄色,两龄以上多呈灰褐色;腹甲平坦,呈黑色;颈部、四肢呈灰黑色。肉质细嫩不糙,汤汁粘稠微甘。龟蛋稍煮壳软,蛋液久煮不凝。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紫云英学名Astragalus sinicus L,英文名Chinese milk vetch,别名翘摇、红花草、草子等,古时称柱夫、摇车、翘摇车,早在《诗经 尔雅 释草》中便有记载。其茎作菜谓之“小巢菜”、“元修菜”,种子古称“漂摇豆”。种植紫云英的历史非常悠久,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就有介绍;北宋苏轼曾云∶菜之美者,蜀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因谓之元修菜;南宋陆游诗序中也提到紫云英在吴地稻田广泛种植(蜀蔬有两巢:大巢即豌豆之不实者。小巢生稻田中,吴地亦多);明朝李时珍也认可紫云英的药用价值,将其收录入《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七卷,列为菜之二。 南陵紫云英弋江籽原产于南陵县境内的千年古镇弋江镇,古代属于吴地春谷县,解放后随着国家对绿肥的高度重视以及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的建立,南陵紫云英弋江籽很快推广到我国南方稻区十多个省市,20世纪80年代后期民间与官方都已认定其名为“弋江籽”。 上世纪初中国的芜湖、无锡、长沙、九江作为四大“米市”,有着共同的沿江交通便利、粮食生产丰富和商贸流通发达的优势,对促进当时的粮食生产、流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给当地的社会发展、农民生活和商业经贸有很大的提高。芜湖米市,南陵粮仓。南陵盛产大米,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是芜湖米市的重要粮仓。曾经上海《申报》、《新闻报》每天都有“南陵尖”的行情,湖南长沙有“南陵九月红——奎湖糯”信息。这里是一片历史源远流长的土地,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半山半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是我省主要产粮县之一,紫云英生产历史也同样悠久,且因农民勤劳,紫云英种植面积占稻田面积50%以上,连续多年是安徽省紫云英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紫云英种子基地县。年产紫云英种子200万公斤以上。1996年全国紫云英现场考察会在南陵召开。 附: 春谷,古地名。在夏、商、周三朝属扬州之域;因吴泰伯南奔荆蛮,自号句吴。至周武王克殷,求泰伯,封为吴地。这片区域西汉初属彰郡。武帝元丰二年(公元前109),改名彰郡为丹阳郡属扬州。春谷属之,春谷之名自此有之,涵盖今繁昌、南陵、芜湖乃至铜陵县的一部分。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孙策率军渡江破刘繇,即以周瑜、黄盖、周泰、韩当、吕蒙等东吴将领相继为春谷长,陈寿《三国志》等史书中皆有记载,自是春谷便成为江南军事重镇。《齐民要术》翘摇*九三 《尔雅》曰(一):“柱夫,摇车。”郭璞注曰: “蔓生,细叶,紫华。可食。俗呼‘翘摇车’。” (一) 见《尔雅.释草》,文同。《太平御览》(清鲍崇城校宋刊本)卷九九八引《尔雅》亦同,但《御览》别本误作“枉矢,摇草”。郭注“ 俗呼”作“今俗呼曰”,余同。 *“翘摇”,当是豆科的紫云英。但也像豆科的苕子。 《本草纲目》 菜部第二十七卷 菜之二 翘摇 【释名】摇车(《尔雅》)、野蚕豆(《纲目》)、小巢菜。 藏器曰∶翘摇,幽州人谓之翘饶。《尔雅》云∶柱夫,摇车(俗呼翘摇车)是矣。蔓生细叶,紫花可食。 时珍曰∶翘摇,言其茎叶柔婉,有翘然飘摇之状,故名。苏东坡云∶菜之美者,蜀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因谓之元修菜。陆放翁诗序云∶蜀蔬有两巢∶大巢即豌豆之不实者;小巢生稻田中,吴地亦多,一名漂摇草,一名野蚕豆。以油炸之,缀以米糁,名草花,食之佳,作羹尤美。 【集解】藏器曰∶翘摇生平泽。蔓生如豆,紫花。 时珍曰∶处处皆有。蜀人秋种春采,老时耕转壅田。故薛田诗云∶剩种豌巢沃晚田。蔓似豆而细,叶似初生槐芽及蒺藜,而色青黄。欲花未萼之际,采而蒸食,点酒下盐,羹作馅,味如小豆藿。至三月开小花,紫白色。结角,子似豌豆而小。 【气味】辛,平,无毒。 诜曰∶煮食佳,生食令人吐水。 【主治】破血,止血生肌。捣汁服之,疗五种黄病,以瘥为度(藏器)。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令人轻健,长食不厌,甚益人(孟诜)。止热疟,活血平胃(时珍)。 【附方】新二。 活血明目∶漂摇豆为末,甘草汤服二钱,日二钱。(《卫生易简方》)。 热疟不止∶翘摇杵汁服之。(《广利方》)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芜湖盛产大米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是当时江南重要粮仓之一,自宋元起就被誉为“鱼米之乡”。清光绪年间,优质的稻米和便利的交通让芜湖成为“四大米市”之首。
芜湖市文化遗产 ...更多
-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孝祥与镜湖故事是产生于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广泛流传于芜湖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 它记录了南宋著名诗人张孝祥捐田造湖、蓄水防涝、造福桑梓的一段历史。 芜湖地区沟塘纵横、水系发达,平均海拔仅为6-10米,东北高、西南底,地势低洼,丘阜林立。 宋代,在鸡毛山小高地上建立了夯土型芜湖古城。 南宋初年,北......
-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陵县何湾镇,沿江开放城市--芜湖的西门。南靠革命老区--泾县,西临佛教圣地--九华山,北依铜都--铜陵。何湾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清水秀,民风纯朴。素有"三国故地"、"牡丹之乡"的美誉。历代众多文人墨客,仁人志士钟情于这片沃土,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寓居于何湾寨山,留下......
-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兽灯"始创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80余年,十兽灯用竹蔑扎成糊裱宣纸、彩色纸再描绘各种饕餮纹饰,兽形为麒麟、青狮、黑虎、白象、独角兽、犭团 、(tan)、犭孔 (hou)、旱獭、四不像、龙等十种。另配有彩云八对,玩灯的主要演员20人,其他配角共约......
-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芜湖县六郎镇加元村处于咸保老圩,南距镇政府5公里,西北距芜湖市18.7公里。芜宣高速、芜屯快速通道、芜太二级公路和芜雁高速穿境而过。古时,这里水草茂盛,鸠鸟聚集,为古鸠兹发源地。而今该地资源丰富,具有典型的鱼米之乡特色。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淳朴的民风,深厚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