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区赭山街道美食小吃

-
中国菜-安徽十大经典名菜、“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鱼贩每年入冬时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徽州各地时,鱼鳃仍是红色,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无为县志记载:“民俗婚筵多用鹅,后改为鸭。”至今在当地仍有男女订婚送板鸭的风俗叫“超节”。只要定了亲,逢年过节,男方就得给女方“超节”,连女方的七大姑八大姨,也一一不能落。后来板鸭更多用在日常待客,只要来客,就买板鸭,这做派约定俗成,城乡一致,板鸭买来,主人觉得很对得起客人,客人也感到受了礼遇,心也就拉近了距离,而“无为板鸭”也逐渐成为风靡全国的地方风味美食。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荷香烧卖为四季春独创。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小吃遍布大街小巷,烧麦也成为大众热品,多年贯之。四季春面点师孙梅心灵手巧,就想能否用家乡盛产的荷叶,给传统烧卖换个“衣”,用荷叶包烧卖。一试出奇迹,荷叶烧卖出笼,一阵清香扑鼻,入口清香留齿,回味无穷,而后更是被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受赞誉。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八宝葫芦鸭,是历史悠久的江南名菜。早在1952年芜湖油印菜谱中,就有这道菜重点介绍,1958年芜湖名厨赵仁江参加全国群英会表演展示过这道菜。八宝葫芦鸭的“葫芦”二字谐音“福禄”,意味着家族兴旺,这让这道菜经常成为宴席中的压轴菜。油亮酥脆的鸭皮、鲜嫩多汁的鸭肉、软糯鲜香的馅心,品尝起来呈现出咸鲜香醇的交融美味。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煮干丝是芜湖著名的传统早茶菜点,也是百年老字号“耿福兴”的看家名菜。 上世纪二十年代,芜湖开设的“四五六菜馆”制作煮干丝,以掌勺大师车元清手艺最佳。1956年公私合营后,耿福兴菜馆接过这一品种,经营至今。该店虽几经沧桑,但这一品种始终保持着传统特色,而赢得人们的赞赏。其制法,经过多年的改进,比起清代的“九丝汤”,已有较大的变化。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早餐里的芜湖则是时尚的城与古老的城碰撞,是各种传统小吃的组合。在方特一期的门口,等候欢乐的同时,可以到耿福兴来尝一尝芜湖小吃。耿福兴的名号,大家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已经见识过了,创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这家店,是首批中华老字号。

-
中国(安徽)地域十大名小吃
历史典故:耿福兴虾籽面,自清光绪1888年创名至今,已有一百多世纪历史,中国饭店协会授予耿福兴“中华名小吃”称号,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件”之一。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吴山贡鹅是安徽合肥的传统名菜,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的美食,经历了炖、煮之法的演变,色泽清爽、香气浓郁、口味鲜醇,咬上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有“地阔十里,香留一寸”的美誉。吴山贡鹅作为卤菜,一般放凉后售卖,切一只或者半只鹅回家,再配上“三大件”(鹅头、鹅翅、鹅爪)和“五小件”(鹅心、鹅肝、鹅舌、鹅肠、鹅肫),约上三两好友闲坐,就着小酒,吃着鹅肉,啃着翅膀,推杯换盏,好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