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弦(羌族口弦)

 
口弦,彝语叫做“勒果”,又称“洛果”“合荷”,是彝族人民最喜欢的乐器之一,是世界上最小的乐器!彝族口弦工艺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由竹片或铜片制作。竹制口弦比铜制口弦略长。有一片、二片的,也有三片、四片、五片的。口弦配备有用竹筒精心雕刻精图案的外壳。演奏口弦时左手轻执弦柄,将簧牙靠近嘴唇,右手指弹动弦片。用气息鼓动簧牙产生音响和弦片本身固定的音韵交织在一起,形成铮铮悦耳、柔和婉转、非常接近口语的音乐旋律。
布拖彝族人民,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弹口弦,男孩女孩自小便学弹口弦,学口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他们利用早晚和空闲时间,或山涧清泉边,或树林幽静处,或天边地角,或房前屋后,或坐在院子里,或躺在床上,总之,一有空闲,便拿出随身携带的口弦弹奏起来。男女青年通过小小的簧片,倾诉火热的情感,表达柔柔的心曲。像莺歌一样低回婉转,像小溪一样流水潺潺,把爱揉进细细指尖,让情悠悠飞出唇边,那绵绵的长长的心曲,胜过千句万句话,那媚媚的柔柔的倾诉,胜过千行万行诗篇,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每一个布拖彝族男女青年都会。在布拖,口弦是男女青年唱情之物、传情之物,更是爱情的信物。口弦在布拖有着神奇的情感交流作用,人们少不了它离不开它,因此,布拖历来有口弦之乡的美誉,并出现在许多闻名遐迩的民间口弦演奏艺术家。
羌族口弦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口弦是羌民族在长期生产劳动、劳作休息时,羌族妇女边歇边搓麻绳中发明的一种民间乐器。口弦也是羌族青年男女恋爱的媒介,小伙子往往做一个好口弦送给女方,作为爱情的信物。诗曰:“小小竹片中间空,麻绳扯奏响叮咚,房前屋后碉楼上,花前月下起春风”。
口弦长约275px,厚约3.75px,从中分为一头宽约32.5px,另一头宽约20px的形状,成酒瓶形状的小竹块,再将中间雕刻成长约200px的形如笙管中之簧片。两头各凿一小孔,前孔(小头处)穿麻线,一左手无名指、小指挽之,大、食二指捏穿孔处,横侧贴腮靠近微微张开的嘴唇间,以气鼓簧片。后孔(大头处)用近750px的麻线穿之,以右手食、中二指挽线徐牵动之,鼓顿有度,其簧闪颤成声。根据牵动力度大小和口腔形状、气息大小和唇舌位置的改变,构成音阶和旋律。其音的改变,全凭演奏者扯动麻线的力度和舌头触及簧片的位置以及口形大小、口中气流的强弱而定。
口弦生动的反映了羌族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喜气场面和内心世界及青年男女的爱慕之情。主要是在劳作休息时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时由妇女扯奏,有独奏和合奏,有演奏青年男女联络感情的情歌,有歌颂英雄人物的赞歌,有劳作歇气时的苦歌等。口弦其音乐绵绵悠长,如高山流水,潺潺不绝,生动形象传神,所表达的意韵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不可言。
口弦的材料——翻黄金竹很难寻找,用其它竹子代替,效果不好。随着社会的发展,羌族原始社会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老一辈中能扯口弦的人为数甚少(只有3人),年轻人已无心于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文化馆

保护单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