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铃铛舞

彝族铃铛舞主要流传于赫章县珠市彝族乡、雉街彝族苗族乡、结构彝族苗族乡及周边地区。

赫章位于贵州西部乌江北源的六冲河和南源的三岔河上游,南北最大宽度为77.6公里,东西最大长度84.3公里,总面积3245.1平方公里。县境属黔西高原中山峪谷区,处于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开始过渡的倾斜地带,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最高海拔2900.6米,为贵州最高峰。

彝族铃铛舞,俗称跳脚,彝语“垦合呗”,是彝族人民在祭祀场中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具体源起时间无据可考。原始铃铛舞只能在祭祀场合演跳,舞者皆为男性,如今已发展到男女同跳,而且场合不限。

彝族做斋,搭灵房于平地正中,安放灵柩,所有亲戚带着祭牲,领着人马队伍及舞蹈队前来祭奠,这种队伍彝语叫:“骂腰”,即兵马之意。祭祀开始,按主先客后、辈份大小秩序,各家带领人马扛彩旗,敲锣打鼓,吹长筒号与唢呐,浩浩荡荡,灯笼火把,围绕灵房绕场,放枪鸣炮助威,铃铛舞队随之边行边舞,两人扛五彩纸马,在队伍中穿插,时而腾空,时而相踢,尤如骏马奔驰狂欢。绕至灵前空地,队伍要绕行太极图、之字形和马蹄拐三个图案,尤如古代军事检阅摆列阵式的气氛。绕灵后,铃铛舞队又到灵柩前跳舞。歌师对歌,舞者起舞,舞者右手执一串铜铃铛,左手执彩带,随着有节奏的铜铃声而协调各个动作。逝者的后人打着火把,为歌舞者照明。围观群众则对歌舞者或褒或贬,戏语寻欢,时刻引起轰堂大笑,整个场面出现欢乐气氛。歌词中有“千年古树自然枯,百岁老人必然死”之句,彝族人民认为死是人生的必然归宿,对死者进行祭祀安葬是为孝敬的最后责任,望死者按“布摩”所指的路径回到祖先的发祥地。铃铛舞具有连歌载舞的显著特色,舞者先歌后舞,歌舞相间,起舞时无音乐伴奏,靠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唢呐只作间隙的吹奏。舞者以腰部为轴心,腰腹前后左右来回旋动,双手左右上下转腕摇铃挥舞彩带,时而抬首后仰,时而弓步前倾,时而下蹲,时而靠地翻滚,一走一停,缓急有序。男子刚健豪放,女子柔媚舒缓。

作为彝族人民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铃铛舞起到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心灵境界的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历史、伦理、哲学等研究价值。

铃铛舞多以村组为单位,老传幼、大传小、世世代代相传,原创歌舞乐师已无证可考。彝族铃铛舞虽然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其传承已陷入危机,首先,是现代彝族青少年纷纷外出打工挣钱,脱离传统文化熏陶,无心演跳传统舞蹈;其次,受强势文化冲击,彝家新生代追求新潮,已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蔑视心理,随着老艺人的逝去,铃铛舞的文化内核也将随之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