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王河舒席)

  • 项目编号:
  • 类别:
    传统美术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舒席古称“竹簟”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工艺品,王河盛产水竹,篾工巧匠甚多,自古有“竹席之乡”的美誉。潜山历史上称“舒州”,舒席因此而得名。 舒席以细薄柔滑、坚韧耐磨,不生虫蛀、折叠易带等优点深受欢迎。它选料精严,专用水竹,尤以小叶水竹为最佳。为防虫蛀,采伐水竹必须在当年十一月至次年二月间(民间称不用“菜花竹”)。对风头、罗尾、暴节、伤痕、发丫等全剔除。竹篾通过剖、刮、煮、晒,色泽鲜艳,莹洁润滑,折卷不断。由竹篾编织成席,前后要经过十几道严格的工序,可见舒席制工之繁杂。三十年代,许多外商曾通过教会窃取舒席制作技术,试图自行生产,但终因技艺复杂,难于制作而半途而废。 1949年以来,潜山县开展了群众性的工艺革新活动,先进的席桌编织法取代了古老落后的“盘腿打坐,五心朝天”的席地编织法。同时又先后实现了破、划、起、杆、撕、刮篾工序的机械化,特别是刮篾机和编席机的试制成功,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数量和质量日益提高,新品种也不断增多。分为工艺、外贸、精睡、普睡四大类。有睡席、枕头、桌席、座席、沙发席、壁幛、条幅、屏风等。它不仅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夏令佳品,也是优美典雅的手工艺品。人物山水、流云花卉、飞禽走兽、神话故事,楷书行草、横幅条屏,均能编织入席。席间的景物远近相宜,浓淡对比鲜明,空间层次清晰,形成了舒席工艺的独特风格。

申报地区或单位:
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