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区烟墩街道美食小吃

徽州刀板香

徽州刀板香相传是由明朝大臣胡宗宪命名,并一直沿用至今。徽州刀板香选用皖南花猪腌制成的火腿平铺在山笋上,后放在香樟刀板上焖蒸;待熟后捞起切成片即可。蒸出来的刀板香鲜与咸都恰到好处,营养丰富,香气四溢,也可谓是“刀板留香”。

徽州臭鳜鱼

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鱼贩每年入冬时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徽州各地时,鱼鳃仍是红色,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

白玉豆腐饺

白玉豆腐饺是嫩滑的豆腐制成外皮,内里裹着饱满的馅料。玉白的饺子煮好捞出,在青瓷盘子里摆成一圈,如空中的一轮皎洁明月。夹起一只,豆腐外皮软滑但不易碎,内里的肉馅儿略带咸味,虾米茸给豆腐饺增添了几分鲜美。

瓦埠湖银鱼蒸蛋

瓦埠湖银鱼蒸蛋是淮南出了名的 美食 。它是用银鱼仔和鸡蛋等食材,经过蒸制而成的美味佳肴。制作好的银鱼蒸蛋, 入口即化,味美香甜,营养价值丰富,老少皆宜食用。

寿县大救驾

“大救驾“是安徽省寿县的名产。公元95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奉诏攻打寿州(今寿县),久攻不克,积劳成疾,食这种糕点,恢复了健康。后来赵匡胤做了宋朝皇帝,赐名“大救驾”。寿县“大救驾“以猪板油、面粉、糖桂花、青梅、核桃仁、金橘饼、青红丝、冰糖、白糖、香油等为原料,经制皮、制酥、包酥、制馅、包馅、炸制等工序制作而成。食之酥脆香甜,十分可口。

包公无私藕圆

包河里的莲藕,孔大节疏、质嫩无丝,因“丝”与“私”同音,人便称之为“无丝藕”。用包河藕做成的无丝藕圆象征包公的铁面无私。 “无私藕圆”说的是包公一生清廉,大公无私,连家训中也特别强调,如“有不公者逐出家门,不得入包家公祠”。以包河藕制作圆子叫“无私圆"。 藕的爽口鲜嫩,缓和了紧实的肉沫,它们相互渗透,形成饱满与清爽的两种风味。一口咬下去,舌尖犹如绽开了万朵缤纷“鲜花”!

合肥小龙虾

合肥是“中国淡水龙虾之都”,食用小龙虾的历史由来已久。“吃龙虾,喝啤酒,谈生意,交朋友”形成了合肥独特的小龙虾美食文化。2018年,合肥龙虾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肥麻辣小龙虾,采用优质小龙虾,过油炸制,配以几十种大料秘制而成,壳薄肉多,麻辣鲜香,油而不腻,辣而不燥,鲜香无法让人抗拒。

吴山贡鹅

吴山贡鹅是安徽合肥的传统名菜,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的美食,经历了炖、煮之法的演变,色泽清爽、香气浓郁、口味鲜醇,咬上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有“地阔十里,香留一寸”的美誉。吴山贡鹅作为卤菜,一般放凉后售卖,切一只或者半只鹅回家,再配上“三大件”(鹅头、鹅翅、鹅爪)和“五小件”(鹅心、鹅肝、鹅舌、鹅肠、鹅肫),约上三两好友闲坐,就着小酒,吃着鹅肉,啃着翅膀,推杯换盏,好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