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高新区必吃餐厅 ...更多

彭厨

彭厨植根于湖南,遍布全国大中城市,是湘菜新文化的新生代主力军。彭厨始终立足于社会变革的潮头,在实例中思考与蜕变。作为新派湘菜美食的发起者,彭厨一直坚持“求精、创新、美味、服务”的原则,致力于探索、提高烹饪的味道含量、文化韵味和服务理念。在承袭传统湘菜风味的基础上,新增了新概念服务元素,将体贴入微的服务体验与湘菜融为一体,进行时尚化、品牌化、规模化演绎, 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成体系的完全版“新概念湘菜”。

光头佬顺意酒楼

2021年惠州十大名菜-沥林碌鹅。顺意光头佬酒楼位于沥林北站附近 是一家以沥林碌鹅闻名的酒楼 据说很多惠州和外市的老饕食客 都会专门驱车和乘坐城轨来这里品尝碌鹅。

仲恺高新区特产手信 ...更多

观音阁红糖(观音阁黑糖)

香飘半个多世纪的观音阁红糖(观音阁黑糖),用产自惠州东江两岸无污染的丘陵地区所生产的甘蔗制作而成,这类甘蔗品质非常好,生产出的观音阁红糖独具清香,质量好,长期出口日本(出口日本称“中国黑糖”)。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具有生津解渴,御寒强身,活血解毒的功效。由于质量上乘,无杂质,可直接用于糖果,包点、糕点等食品加工。与老姜同煮,对产妇和老年人具有滋补作用。产品用途广阔,在国外已用于美容、减肥等保健行业。

龙门三黄胡须鸡

说起龙门三黄胡须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本地人一般称之为“走地鸡”。龙门的三黄胡须鸡在清远鸡、海南鸡、黑脚鸡、竹丝鸡、麻鸡面前可谓是“大哥大”,江湖地位颇高。 三黄胡须鸡,因它独特的外形特征而得名。这种鸡胸宽、身横、脚短,而且“黄毛、黄脚、黄嘴、下颌有一撮胡须”,简称“三黄一胡”。

龙门蜂蜜

龙门是养蜂大县,蜜蜂养殖历史悠久。早在宋朝时,龙门就有蜜蜂分布;清朝康熙时期的《龙门县志》就有“蜂蜜”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龙门的养蜂产业发展迅速。2000年,龙门的蜂群已经占广东省养蜂总量的十分之一,故有“广东10窝蜂,龙门占1窝”的说法。2012年,我县被评为“全国养蜂示范县”,也被列为“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2018年,龙门蜂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9年11月26日,被中国养蜂学会授予“中华蜜蜂之乡”牌匾。

龙门年桔

龙门县种植年桔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独特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出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龙门年桔"以其橙红的鲜艳色,光滑的果皮,适中的甜酸度、适时的成熟期――春节期间,早在八十年代就已远销省内外及香港等地而闻名国内外。

仲恺高新区文化遗产 ...更多

舞火狗是惠州市龙门县蓝田乡瑶族女青年在成年礼中表演的民间舞蹈,源于蓝田瑶族对狗的崇拜。相传很久以前,峒主幼年丧母,父亲靠挤狗奶把他养大,峒主为不忘养育之恩,要瑶民永记狗是“再生之母”的恩德,规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团圆节之夜,举行舞火狗活动。据...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仙,其故事在全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其与挂绿荔枝的传说故事在广州市增城、惠州市博罗、龙门等地广为流传。 相传,何仙姑是广东增城小楼镇仙桂村人,生于唐代开耀二年(682),原名何秀姑,其父何泰、母亲吉氏,以制售豆腐为生...

小金口麒麟舞历史悠久,据记载乾隆年间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小金口麒麟舞源于“沙仙驯麒麟”的传说,后人将其编成动作,配以声乐鼓点和武术,在新春时节及喜庆之日进行表演,祈祷祥瑞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现主要流传于惠州市小金口镇辖下各乡村...

凤舞又称“五凤朝阳”,是流行于惠东县平海镇东门村世代相传的传统民间艺术。据《惠东县志》记载,平海凤舞起源于明朝洪武十八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 凤舞在每年元宵节、三月三、九月九或在隆重节日活动中表演,以祈求民康物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