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瑶族盘王节源自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歌会。每逢这天,瑶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并逐渐发展为盘王节。今天的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   过山瑶的“盘王节”,又称“还盘王愿”,有单家独户举行的,也有全村人举行的。...

  乳源的瑶族刺绣为中国瑶族刺绣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北部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的必背、游溪、东坪三镇等地。   居住在乳源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属“勉语系”过山瑶,隋唐时从北方迁来,长期隐居在深山老林之中,其生产方式以刀耕火种和狩猎为主。若是当地不再适宜耕种或猎物稀少时便举族迁往...

  粤北采茶戏(三角戏)是流传于粤北民间的地方民间小戏剧种。其源于明清以前流行于闽、赣的“采茶山歌、小调”。在传承的过程中,其不断吸收赣、湘南地区的民间花灯、花鼓的歌舞表演形式,逐渐成为粤北地区独特的地方戏种。流布于粤东、赣南、湘南、桂东等广大客属地区。   粤北采茶戏有...

  广东省南雄市的香火龙源于百顺镇白竹片村,流传于百顺镇一带。每年的元宵佳节或其他重大庆典活动期间,白竹片村的香火龙都要隆重登场;且扎制和舞龙技艺代代相传,现今该村青壮年都能熟练掌握。因此,该村被乡里誉为“火龙”村。   香火龙用稻草扎制而成,有公龙、母龙之分。公龙体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