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苏滁现代产业园美食小吃

-
中国菜-安徽十大经典名菜、“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鱼贩每年入冬时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徽州各地时,鱼鳃仍是红色,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康熙年间炉桥方氏家族出一位才子,官居当朝翰林大学士,一年回乡探母,其母重病久日不起,吃不下饭。为解母忧,方翰林与妻选精面手擀、以母鸡汤为料,制手擀面以奉母。其母胃口大开,不久便康复。因此面系翰林为孝敬其母所创,故称“孝面”,传承至今。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藕夹子,又名耦合,藕出淤泥而不染,夹子即有子有福。相传二十四孝朱寿昌弃官寻母,找到母亲做了这道藕夹子尽孝心,母亲感慨道,我儿做官当学藕清廉,持家应有子才有福。如今藕夹子成为天长年夜饭,中秋节家家户户的必备菜,寓意有子有福,和和美美,是天长一道传统特色菜肴,已入选天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滁州南谯区的板栗烧鸡是秋季飘香餐桌的美味。江淮分水岭适合板栗生产,这里的板栗颗粒饱满,肉质甘甜,坠于枝头,摇曳着秋日的丰硕,打下来,可以炒食,更不可错过的是与鸡的搭配。 在中国的美食里,板栗烧鸡是一道传统名菜,而且是药食同源的一道美食,可以强身补肾。板栗的营养居世界群栗之首,与低脂肪的鸡肉搭配,将两种美食的优势发挥到极致,鸡肉的鲜美被充分吸收到板栗中,咬一口板栗,甜中带鲜,素食有了混合的美味。如今,板栗可以四季贮存,也不必等到秋季才能品尝这一道南谯板栗烧鸡,这也是今人比古人幸福许多的地方。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地处江淮分水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适宜豆类农作物生长。凤阳小岗村豆饼厚薄均匀,色泽淡黄,味美清香。在当地深受人们欢迎,既是农户家常小菜,也是酒店待客佳肴。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王阳明,任南太仆寺少卿时,曾带领仆从到全椒马厂巡察马政,偶然食用一碗羊肉面后感到浑身舒畅,疲乏顿消,后一传十,十传百,马厂羊肉面的名气也越来越大。马厂羊肉面口感独特、上乘,具有袪寒暖身、补肾壮阳等功效,尤其适宜冬季食用。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桥尾”是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一种特产,腊肉中的佼佼者。因为选用猪臀部的肥瘦肉,产于定远县炉桥镇,所以叫做“炉桥桥尾”,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说起桥尾,它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清朝时期,炉桥集市上卖猪肉的有一百多家,同行间买卖竞争激烈,一个卜姓的屠户在猪屁股上打起了主意,挖走带猪尾巴的一块猪屁股,形状像一把带穗的团扇,经过反复试制后的成品透明微红、馥香异常,口味独特。因为当时定远在朝的人比较多,桥尾作为故乡传统的珍馐佳肴,也得以敬献给皇帝御用。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洪武豆腐又名凤阳酿豆腐,是凤阳县特色传统名菜。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号洪武)幼时,因家境贫困,靠乞讨度日。一天,他在凤阳城内讨得一块“酿豆腐”,吃后感到颇有滋味,便经常到饭店讨食。做了皇帝后,朱元璋时常想起家乡风味,便从凤阳将厨师召进皇宫,专门为他做此菜,“朱洪武豆腐”因此得名。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管坝是全椒县西部山乡,回民聚居地。管坝牛肉是传统清真菜肴,香气扑鼻,咸鲜可口,回味醇厚,一尝难忘,有和脾益胃、滋养精血之功效。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梅白鱼”又称梅鱼,俗称“翘嘴白”,堪称稀罕物,说它稀罕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十分挑剔。 野生的梅鱼必须产在梅雨季节,且需要是梅雨绵绵、久日不见阳光,或者大雨如注,梅鱼从池河下游乘波而上洄游排卵后,成群浮游水面,场面十分壮观。只有此时的梅鱼鱼尾才有乳汁一样的分泌物溢出,这是梅鱼区别于其他鱼类的主要特征,也是梅鱼独具鲜嫩而有营养的主要标志。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雷官板鸭历史悠久,享誉大江南北。做好的板鸭切好装盘,外表色泽亮丽,诱人的金黄色让人食欲大开,咬一口肉质紧密嫩滑、肥而不腻、咸淡适中,是秋季进补的最佳食物之一。雷官板鸭的制作过程非常严谨,有着宰、卤、晾、煮4道工序,选用的是当地原生态养殖的金湖麻鸭中体长身宽、肌肉饱满的鸭子,本地麻鸭体膘肥硕,丰腴的脂肪下,肉质极为细嫩。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香召云外客,味引洞中仙”,这是文人墨客对琅琊酥糖的赞誉。琅琊酥糖产于滁州市,得名于当地的琅琊山。 简单的一层纸质包装,看似十分普通的一种点心,曾是很多到滁州出差或旅游的过客必带的名点。 糖块厚薄均匀,骨薄如纸,剖面层次清晰,呈螺旋体,色泽为乳白色;入口酥软,细腻无杂质,香味浓郁,甜而不腻。这大概就是琅琊酥糖的诱人之处吧。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江淮分水岭多水系、多丘陵,这里的鸡鸭鹅等禽类在高低的土地上蹒跚而行,带着健硕的肉身,盛满别样的美味。天长市的秦栏卤鹅在宋朝已颇有美名,将当地的鸭和鹅,用秘制的卤汁来慢慢烹制,带着独属的区域记忆,擦亮着地方的美食名号。秦栏镇的卤鹅,金黄色的表皮,透着卤料的香气,切成一块块的鹅肉整齐地码放着,淋上鲜美的鹅卤,尝一口鲜香无比。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而蚌埠人则用烧饼夹里脊,烧饼筋道原香,里脊鲜嫩多汁,别具风味。除了里脊,蚌埠人还可以用烧饼夹万物,荤的如香肠、鸡肉、脆骨等,素的如土豆丝、面筋、韭菜等,这是美食的各种排列组合。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蚌埠人称呼的小龙虾,又叫蚂虾。小龙虾在最经典的蚌埠红烧烹制手法的打理下,慢慢披上了红袍,与姜葱蒜和八角、辣椒一起,成了一盘盘的美味。油光锃亮,虾壳清亮,色泽艳丽,热气腾腾里夹杂着扑鼻的香气。轻轻剥开红彤彤的虾壳,去虾头,抽虾肠,然后尝上一口虾黄,甜丝丝的,趁着热乎劲把剥出来的龙虾尾迅速放到汤汁里,轻轻地唆上一口,再嚼上一口虾肉,麻、辣、酱、香、鲜层层口味在舌尖味蕾交织。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吴山贡鹅是安徽合肥的传统名菜,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的美食,经历了炖、煮之法的演变,色泽清爽、香气浓郁、口味鲜醇,咬上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有“地阔十里,香留一寸”的美誉。吴山贡鹅作为卤菜,一般放凉后售卖,切一只或者半只鹅回家,再配上“三大件”(鹅头、鹅翅、鹅爪)和“五小件”(鹅心、鹅肝、鹅舌、鹅肠、鹅肫),约上三两好友闲坐,就着小酒,吃着鹅肉,啃着翅膀,推杯换盏,好不快哉。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中国的美食里,一直有一种特殊的菜式,将素菜制作成荤菜的模样和滋味,素鸡就是这样的一道美食。天长葛氏素鸡,原名叫“汊涧茶干”,曾为唐朝的佛膳菜肴,后经过名厨改良,加入了数种调料,经过14道工序烹制,口感柔、嫩、绵、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