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必吃餐厅 ...更多

江毛水饺

2022年安徽特色美食体验100店-江(gān)毛水饺是安徽省沿江一带的地方风味小吃,名为水饺,实为馄钝。江毛水饺的创始人江庆福,安庆罗岭人,于清光绪14年(1888年)在省城安庆小南门及高井头一带,挑担卖水饺,成店于民国3年(1914年)。江毛水饺馅料采用山区黑猪肉后腿为原材料,精心调制,配以纯正土鸡汤做汤料。使之具有皮薄、肉嫩、汤鲜的特点而名声大噪。因江庆福颈上长有一撮白毛,绰号“江毛”,老百姓亲切的将其制作的水饺昵称为“江毛水饺”,故“江毛水饺”因此得名。

西黄山富硒养生餐厅

2022年安徽特色美食体验100店-石台富硒,是中国三大富硒地之一,这里的土壤富含硒元素,出产各种富硒农产品,更是有着各种硒文化,走进西黄山富硒文化展览馆,更近一步了解石台硒文化。来到石台,游美景,住美宿,自然美食也不能落下,客栈自带的新中式风格的西黄山富硒养生餐厅,简约的环境,传递“简”的精髓,菜肴以养生为目标,精选牯牛降当地的富硒食材,结合自然之道,以科学的烹饪之法,保留“真”的味道,让人齿颊生香。

九华山四季永逸大酒店

2022年安徽特色美食体验100店-九华山四季永逸大酒店是由宁波威远集团投资,占地面积3.9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是集住宿、餐饮、会议、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端豪华商务度假型酒店。酒店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青阳县芙蓉湖畔,毗邻青阳县政府(规划中)、大润发超市、大地电影院。 酒店拥有各类风格的客房415间,设有中餐、西餐、素食餐厅等各类餐饮设施,餐位达2000余个,设有9个功能齐全、风格各异的大小会议室。 超大无柱式豪华宴会厅面积达1000多平方,可容纳近1000人的宾客就餐或会议。酒店同时配备桑拿、按摩足浴、KTV、健身房、羽毛球室、恒温游泳池、休闲吧等养生项目,一应俱全,皇家享受。

九华一楼

2022年安徽特色美食体验100店-九华一楼是九华山山下一家以徽菜为主,兼具当地特色菜的美味酒楼。九华一楼,酒店整体为徽派建筑风格,集九华山川风景之灵气,融徽州风俗文化之精华。粉墙黛瓦,流檐翘角,雕镂精湛,集“古、雅、美”于一体,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酒店设有豪华包厢数十间,大型宴会厅可同时容纳500人以上用餐。民俗乡音、庭院生活,贴心服务,平民价格,演绎九华生活品质消费第一楼!

池州市经典名菜 ...更多

江毛水饺

哼着黄梅戏的委婉悠扬,品尝安庆小吃的百般滋味,山水宜城别有风情。如同黄梅戏一样风靡,安庆小馄饨、江镇包子在全国四处可觅门店,热腾腾的早餐,抚慰了无数打工人晨间孤寂的心。如果到了安庆,不能错过的江毛水饺首推安庆市迎江区江万春水饺店。江毛水饺已经有80余年的制作历史,因其创始人姓江,故称“江毛水饺”。这水饺制成馄饨状,皮薄肉多,肉馅里有时候会加上虾仁,再用鸡汤或者骨头汤煨制而成,咬上一口,醇香四溢。

青阳石壁霉豆子

石壁霉豆子,可炒、可蒸、可做汤,服大蒜,不服葱,添辣不添辣随意,鲜香无比,是万人迷的下饭菜。 霉豆子是时令美食,只能在冬至前后制作。以黄豆中的大果豆为原料,将豆焖熟(手捻成粉末状为宜),摊入簸箕待上霉(霉呈绿色就对了);霉成,佐以蒜、姜、盐、白酒拌匀,存入泼水坛,半月左右即成。 石壁霉豆是皖、湘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由于战乱与瘟疫,清末至民初,频有湘人迁至青阳,石壁村以益阳萧氏居多。移民带来的湖湘美食中,唯有石壁人将萧氏祖传的霉豆子传承至今。

乾隆珍珠菜

相传,珍珠菜跟乾隆皇帝有关。乾隆当年下江南来到今贵池石台交界处的杉山镇国寺,在一个农夫家休息。农夫见乾隆气度不凡,便端出用腊肉蒸的珍珠菜给他品尝。乾隆吃后对此赞不绝口。此菜清爽可口,极其开胃。

贵池小粑

每天早上,贵池城区集镇、街头巷尾,贵池小粑早点店都是最忙碌的,外乡人对此难以理解,贵池小粑,姿色平平,谈不上精致,只是起锅时黄灿灿的一片,感觉有点亮色,做小粑的食材更是普通,除面粉之外,也无非就是粉丝、萝卜和腌菜之类素菜,且绝不见荤,见荤的就叫煎包了。 无论春夏秋冬,早上一碗稀饭,几个贵池小粑,就着几样可口咸菜,好吃又扛饿,吃的就是一个心里舒坦。

池州市著名小吃 ...更多

宜州三角粽

宜州人不叫粽子而叫粽粑,制作过程叫“包粽粑”。宜州人吃粽子喜欢热吃,尤其是开锅粽,此外还爱吃没有馅心,三角形裹上米浆,放人油锅的“油炸粽”,其表皮酥脆,虽然无馅心同样其味可口。冷吃的叫凉粽,无馅心,包裹时米很松,煮的时间长,粽米几乎溶烂;含水分较多,鲜叶后柔软如糕,色泽金黄,淋上精炼的糖清,柔软光滑,清甜芳香又不腻喉,老少皆宜,令人回味无穷。

池州市特产手信 ...更多

东至黑木耳

东至黑木耳干品角质状,正面褐色,背面灰白色,耳状单生,耳痕清晰。发泡后朵面乌黑有光泽,朵背略呈灰白色,耳瓣舒展、耳片肥厚,朵片有弹性,质地柔软;食味鲜美,口感润滑。

南陵紫云英弋江籽

紫云英学名Astragalus sinicus L,英文名Chinese milk vetch,别名翘摇、红花草、草子等,古时称柱夫、摇车、翘摇车,早在《诗经 尔雅 释草》中便有记载。其茎作菜谓之“小巢菜”、“元修菜”,种子古称“漂摇豆”。种植紫云英的历史非常悠久,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就有介绍;北宋苏轼曾云∶菜之美者,蜀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因谓之元修菜;南宋陆游诗序中也提到紫云英在吴地稻田广泛种植(蜀蔬有两巢:大巢即豌豆之不实者。小巢生稻田中,吴地亦多);明朝李时珍也认可紫云英的药用价值,将其收录入《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七卷,列为菜之二。 南陵紫云英弋江籽原产于南陵县境内的千年古镇弋江镇,古代属于吴地春谷县,解放后随着国家对绿肥的高度重视以及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的建立,南陵紫云英弋江籽很快推广到我国南方稻区十多个省市,20世纪80年代后期民间与官方都已认定其名为“弋江籽”。 上世纪初中国的芜湖、无锡、长沙、九江作为四大“米市”,有着共同的沿江交通便利、粮食生产丰富和商贸流通发达的优势,对促进当时的粮食生产、流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给当地的社会发展、农民生活和商业经贸有很大的提高。芜湖米市,南陵粮仓。南陵盛产大米,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是芜湖米市的重要粮仓。曾经上海《申报》、《新闻报》每天都有“南陵尖”的行情,湖南长沙有“南陵九月红——奎湖糯”信息。这里是一片历史源远流长的土地,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半山半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是我省主要产粮县之一,紫云英生产历史也同样悠久,且因农民勤劳,紫云英种植面积占稻田面积50%以上,连续多年是安徽省紫云英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紫云英种子基地县。年产紫云英种子200万公斤以上。1996年全国紫云英现场考察会在南陵召开。 附: 春谷,古地名。在夏、商、周三朝属扬州之域;因吴泰伯南奔荆蛮,自号句吴。至周武王克殷,求泰伯,封为吴地。这片区域西汉初属彰郡。武帝元丰二年(公元前109),改名彰郡为丹阳郡属扬州。春谷属之,春谷之名自此有之,涵盖今繁昌、南陵、芜湖乃至铜陵县的一部分。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孙策率军渡江破刘繇,即以周瑜、黄盖、周泰、韩当、吕蒙等东吴将领相继为春谷长,陈寿《三国志》等史书中皆有记载,自是春谷便成为江南军事重镇。《齐民要术》翘摇*九三 《尔雅》曰(一):“柱夫,摇车。”郭璞注曰: “蔓生,细叶,紫华。可食。俗呼‘翘摇车’。” (一) 见《尔雅.释草》,文同。《太平御览》(清鲍崇城校宋刊本)卷九九八引《尔雅》亦同,但《御览》别本误作“枉矢,摇草”。郭注“ 俗呼”作“今俗呼曰”,余同。 *“翘摇”,当是豆科的紫云英。但也像豆科的苕子。 《本草纲目》 菜部第二十七卷 菜之二 翘摇 【释名】摇车(《尔雅》)、野蚕豆(《纲目》)、小巢菜。 藏器曰∶翘摇,幽州人谓之翘饶。《尔雅》云∶柱夫,摇车(俗呼翘摇车)是矣。蔓生细叶,紫花可食。 时珍曰∶翘摇,言其茎叶柔婉,有翘然飘摇之状,故名。苏东坡云∶菜之美者,蜀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因谓之元修菜。陆放翁诗序云∶蜀蔬有两巢∶大巢即豌豆之不实者;小巢生稻田中,吴地亦多,一名漂摇草,一名野蚕豆。以油炸之,缀以米糁,名草花,食之佳,作羹尤美。 【集解】藏器曰∶翘摇生平泽。蔓生如豆,紫花。 时珍曰∶处处皆有。蜀人秋种春采,老时耕转壅田。故薛田诗云∶剩种豌巢沃晚田。蔓似豆而细,叶似初生槐芽及蒺藜,而色青黄。欲花未萼之际,采而蒸食,点酒下盐,羹作馅,味如小豆藿。至三月开小花,紫白色。结角,子似豌豆而小。 【气味】辛,平,无毒。 诜曰∶煮食佳,生食令人吐水。 【主治】破血,止血生肌。捣汁服之,疗五种黄病,以瘥为度(藏器)。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令人轻健,长食不厌,甚益人(孟诜)。止热疟,活血平胃(时珍)。 【附方】新二。 活血明目∶漂摇豆为末,甘草汤服二钱,日二钱。(《卫生易简方》)。 热疟不止∶翘摇杵汁服之。(《广利方》)

石台富硒茶

石台富硒茶核心产区鲜叶品质优良,历史上被制作成很多名茶,名气甚广,在众多资料中均有记载。《中国名茶志》记载:在1949年前后,石台是著名的极品名茶产地,多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山,有仙寓山毛峰、金竺山毛峰、雾脊坡毛峰、黄土岭毛峰、铜铃坡毛峰,其鲜叶均产自石台富硒茶保护区域。《中国名茶志》中载明,石台县是祁门红茶鲜叶的主要产地,用其制作的祁门红茶远销世界各地。

池州市文化遗产 ...更多

        青阳农民画艺术,有别于陕西户县、上海金山、安徽萧县农民画,它是在接受青阳县及周边地区古代砖雕、石雕、木雕、剪纸、墙饰画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绘画艺术,具有文人画与农民画互补的特点。青阳农民画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题材,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

东至县葛公镇“红茶手工技艺”系传统技艺,有一千多年历史,流传于东至县葛公镇双蓬、葛源、梅树、同春、红旗岭、仙寓山村等地。葛公镇位于东至县东部,与祁门县、石台县的山脉相连。据《东至县志》记载:“葛公、洪方茶叶久负盛名,特别是红茶的色、香、味俱佳,是祁红的发源地。”葛公红茶制作工艺精良,红茶品质等级档次......

皖南美溪唢呐,广泛流传在皖南山区黟县、石台县、黄山区、祁门县四县区交接处的青弋江上游流域内的黟县美溪乡为中心的区域内。 流传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作为地方传统民间音乐,难能可贵的是,至今仍保存有记载唢呐古曲谱的清光绪初年的手抄工尺谱,共计59首。 同时美溪民间仍然保持着师徒传承方式,将这一民间唢呐演奏......

青阳县酉华唱经锣鼓产生于明洪武年间,在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发展,是酉华乡乐元、田屋、二酉一带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和谐发展的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唱经锣鼓在酉华、南陵、泾县等地极为盛行,因每年农历除夕要演奏唱经锣鼓,所以当地也称“迎春锣鼓”。 现酉华唱经锣鼓保留下来的动作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