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利用物理防染印花法在自然白色坯布上隔染而成的民间染整技艺。蓝印花布又称"药斑布"、“拷花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是江南水乡一带的传统服饰织品,在桐乡还被广泛用于被面、蚊帐、包袱等日常生活中。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在桐乡历...

乌镇古民居历史久远,现存古民居距今至少巳有150多年。乌镇古民居属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艺术,其中以水阁最为常见。 水阁是乌镇独具一格的建筑形式,其构造比较特别,在傍河的房屋背后,以木柱或石柱立在河上,架上横梁,再在上面搁上木板,就成为伸展在河...

含山轧蚕花,就是蚕农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蚕桑丰收而举行的一项十分古老的蚕事风俗活动。据桐乡方志记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桐乡是全国知名的蚕桑之乡,长期以来,蚕桑习俗融入了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其中以“轧蚕花”最具代表性和群体性。“轧”是...

剔墨纱灯是桐乡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它造型美观,结构巧妙,用料特殊,制作精细,融绘画、雕刻、工艺于一炉,可谓民间工艺之奇葩。此灯历史悠久,最早产于桐乡濮院镇。据清《濮院志》记载:“德清沈则庵流寓在镇,善画花鸟,能于纱上用灯草灰作剔墨之画,以纱绷...

手工彩色拷花简称“彩拷”,是应用多重套色方法,在坯布上拷出彩色图案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术。“彩拷”印染技术在明清时期流传于桐乡,主要分布在桐乡的石门、崇福、乌镇等中心城镇及其周边乡村集镇。其中创办于清道光二十六年的石门丰同裕染坊(著名艺术大...

“三跳”是桐乡传统民间曲艺。因艺人演唱时主要通过三段毛竹板碰击跳跃发出的响声进行伴奏,故名“三跳”,因其演唱的基本曲调名“劝世调”,故又名“劝书”。“三跳”植根于嘉兴、湖州地域,主要流传于湖州、桐乡、德清一带农村。 三跳以说唱古今通俗小说为...

濮绸是桐乡濮院出产的传统丝绸产品。它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一,有“天下第一绸”之称。濮绸品种繁多,有花绸、花绢、花绫、花罗等。具有质地细密、柔软滑爽、色彩艳丽、牢度坚强等特点,跟当时的杭纺、湖绉、菱缎合称江南四大名绸,不仅远销海外,而且是...

灰塑,亦称石灰堆塑、灰批,是用石灰在建筑物上雕塑造型的工艺,属于建筑装饰艺术之一。石灰堆塑的内容多为山水、花卉、人物、书法、神话和戏曲故事等,也以龙、凤、孔雀、虎、狮及麒麟等为题材。有些内容还含有民俗寓意,如楼阁瓦脊(卷脊)处,多塑鳌鱼吞脊...

竹刻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桐乡竹刻以文为主,是典型的文人竹刻。其艺术倾向很有自己的特色。与书画篆刻等艺术相同,桐乡竹刻有重学者文人作品而轻匠人作品的倾向,讲究作者的学识与修养。竹刻者以学者型,儒生型为多,作品...

大纛旗是桐乡大麻一带农村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始于清代道光(1821年至1850年)时期,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每年清明期间的“吴王庙会”上,大纛旗是迎会的开路先锋,所到之处保一方平安。大纛旗高12米,自重70斤,加上四周绳索的拉力及风力...

高杆船技就是在蚕神祭祀仪式上表演的模拟蚕宝宝吐丝作茧动作的水上民间杂技项目。此俗起源于明末清初,以清代后期和民国时期为盛。表演时间为每年清明节前后三日,是双庙渚蚕花水会、含山轧蚕花等民俗活动的压轴项目,高杆船技的全套动作有十八个,即:顺撬、...

桐乡是全国知名的蚕桑之乡。这里农村差不多家家栽桑,户户养蚕。蚕歌就是流传于蚕乡的表现蚕农生活和思想情感的民间歌谣。它跟田歌,渔歌,采茶歌一样,是相关民众在艰苦劳动中寻求慰籍,抒发情感的歌声。蚕歌在桐乡流传,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桐乡蚕歌内容...

历来的庙会都在陆地上举行,然而,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清河村双庙渚一带所举行的蚕花庙会,却是在水上举行,人称“蚕花水会”,亦称“水上蚕花圣会”。蚕花水会源远流长,相传此俗源于南宋时代,每年清明节期间,蚕农用农船将马鸣王姐妹仨迎至双庙渚附近的河港...

乌镇香市是江南一带地方特有的一个民间民俗活动,即为历年清明至谷雨时分,江南百姓为祈求蚕桑丰收,汇集烧香祈福,当地百姓、商贾广为参与,各路戏班、杂耍齐来助兴的一个民间民俗的狂欢节。茅盾先生在1933年所写的散文《香市》中说道“从前农村还是‘桃...

杭白菊亦名小汤黄、小白菊,它与安徽的滁菊、亳菊,河南的邓菊并称为我国四大名菊之一,是国内驰名的茶用菊。杭白菊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杭白贡菊”一向与“龙井名茶”并提,古时曾作贡品。桐乡是杭白菊的原产地,早在300多年以前,桐乡人即以种菊为...

“姑嫂一条心,巧做小酥饼,白糖加椒盐,又糯又香甜。”这是赞美桐乡特产姑嫂饼的一首民谣。姑嫂饼是桐乡乌镇的传统名点,据《乌青镇志》记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姑嫂饼的形状酷似棋子饼,比棋子饼略大。它所用的配料跟酥糖相仿,有面粉、白糖、芝麻、猪...

舞方天戟是桐乡市大麻镇一带吴王庙会上表演的传统体育、游艺项目。当地村民尚武,所舞兵器最为多见的为长兵器。方天戟为木柄,铁皮包头,长为2.8米左右,重约80多斤。表演的主要动作有4个:开四门、盘腰、拖兵器、手托双花。表演动作一气呵成,柔中有刚...

桐乡花鼓戏是用桐乡乡音同调歌之的滩簧小戏剧种,与湖剧、锡剧同源。主要演员有沈叙发、浦炳荣、屈娟如、黄娟秋、高如英等。名丑沈叙发浑身笑料,妙趣横生。他在台上一跺一指、一瞪一睨、一言一词,无不令人捧腹,人称冷面滑稽。演出剧目有《卖草囤》、《还披...

桐乡桑剪与杭州张小泉剪刀一样,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有关桐乡桑剪最早的记载,见于明代(1637 年)宋应星《天工开物》,由此可见桐乡桑剪锻制历史已经有300多年。桐乡桑剪的形状很特别,有“白果头,花瓶壶,扯旗盘”之说,剪桑速度之快,有“叶里飞...

竹编是以竹子为原材料,经过纯手工编织的手法,制成许多生产、生活和观赏性的竹制品。乌镇竹编是以陈庄、古山里竹编为主的一个竹编产业。始于唐朝,盛于明清,一直沿袭至今。乌镇竹编的“编制”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交叉型、人字型、方格型、六角型、轮幅型和粘贴...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蚕桑业的国家,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先民便开始采桑养蚕、取丝织绸。蚕桑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最早典籍《尚书》的《禹贡》篇就有“桑土既蚕”的记载,春秋时期著作《管子》的《山权术》中也有“民之通于蚕桑”的说法,汉代乐府《陌上桑》中描写民间蚕桑习俗的诗句...

  高杆船技是在蚕神祭祀仪式中一项独特的水上杂技表演项目。   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地处杭、嘉、湖三府之交,河汊密如蛛网,漾荡星罗棋布。长期以来,百姓多以蚕桑生产为业,蚕神祭祀便是当地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每年清明节前后三日都会举行蚕花水会。模拟蚕宝宝吐丝作茧的高杆船技应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