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贴豆腐

锅贴豆腐

  • 更新日期:
  • 获奖日期:
  • 谁家最正宗:
    长垣学亮餐饮有限公司
  • 荣获:
    “老家河南·百城千味”最具特色地方风味美食
  • 颁发机构:

锅贴豆腐,好多人吃过。河南豫菜中,“素菜荤做”最著名代表。 创始者孙可发,清末开封名厨,开封府饮食业大会首。创制时间,1901年十月,动机是为了完成重大接待任务——慈禧太后66岁生日万寿庆典宴。




慈禧生于清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农历十月初十。

颇为离奇的是,老佛爷一生每逢整十大寿之年,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总会撞上闹心事。1874年四十大寿,日本攻打琉球;1884年五十大寿,爆发中法战争;1894年六十大寿,爆发中日甲午战争;1904年七十大寿,撞上日俄战争。
 
1901年十月初二下午四点,慈禧辛丑回銮的圣驾抵达河南省府开封。河南巡抚松寿早早率领文武百官和乡绅耆老,跪迎在西城外十里长亭。
 




一周后,将迎来老佛爷66周岁生日,松寿已暗中张罗筹办。但是,刚刚经历了一年多狼狈逃亡的耻辱与磨难,老佛爷似乎并没有什么心情过这个生日。抵达开封后,慈禧下达最高指示:“本年皇太后万寿典礼,概行停止。”
 
深谙官场之道和太后心理学的松寿,明白怎么灵活贯彻落实领导指示。他悄悄找来开封饮食业大会首、首席名厨孙可发,组成皇太后万寿庆典领导小组,马不停蹄开展庆典宴会筹备工作。
 
松寿巡抚狠抓细节管理,提出明确要求:河南接待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次也坚决不能掉链子。太后年纪大了,食不胜肉,厨房要多安排像豆腐这样软嫩好咬嚼的菜肴。但是,又不能让太后只吃豆腐。
 




经验老到的孙可发,急中生智发明了锅贴豆腐。他将鸡肉打成鸡茸,掺入猪肥膘肉和少许豆腐,向一个方向搅打上劲,拍成小豆腐块状,入锅像煎锅贴一般煎得金黄,取名锅贴豆腐。
 
奉膳太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噌噌噌趁热将这项新发明供奉于太后面前。慈禧在万寿庆典宴上吃到这道菜,口感像豆腐却不是豆腐,兼有鸡肉鲜香和豆腐清香,入口外酥里嫩,十分喜爱。豆腐的颜值,包裹着鸡肉的有趣灵魂,太后进得香!呵呵呵,太后露出百年一遇的笑容,对河南的工作充分肯定。
 
落难凤凰不如鸡,从1900年八月“庚子西狩”到1901年十月“辛丑回銮”,近两年来,慈禧住了无数乡村招待所,饥一顿饱一顿,凑合着吃糠咽菜。所以,这顿饭,是慈禧两年中吃得最排场最开心的一餐。老佛爷一高兴,厨师得实惠,她特意亲切接见了孙可发,对其创新精神高度赞赏,命赏银十两。
 
慈禧驻跸开封期间,万寿庆典宴后虽无大宴会,日日皆有“小请”及“工作餐”。孙可发受河南巡抚衙门举荐,率团队操厨其中,以商业性质随驾服务至两宫圣驾北渡黄河抵新店驿。从十月初二慈禧入汴,至十一月初四离汴,孙可发为皇家服务了33天。
 




女领导都是非常感性的,河南接待工作的个性化服务安全、热情、规范、严谨、特色、品位,深深感染打动了老佛爷。爱屋及乌,慈禧对河南的好感爆棚。故而,返回帝都京师后,当缠绵病榻的大清裱糊匠李鸿章向她举荐,由河南老乡袁世凯代替自己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慈禧不假思索就满口答应。
 
河南菜,河南人,就这样改变了历史走向。锅贴豆腐的传奇故事,再次雄辩证明了黑格尔的观点——
 
人的存在,是一种具体的存在,历史的存在。
 
风云际会抉择关头,一碗豆腐的口感也许就足以影响历史的进程。“治大国若烹小鲜”,厨师用心烹菜多重要。
 
历史过客慈禧走了,留下锅贴豆腐这道佳肴名声大噪,于清末民初饮誉开封古城。
 
经过厨师不断改进,到民国年间,锅贴豆腐已由孙可发原创版的锅贴煎制,演变为蘸蛋清糊半煎半炸,荤素合烹。成菜色泽微黄,口感酥焦,入口即化,佐以花椒盐食之,风味尤佳。
 
进入新时代,食客对油炸类食品频频皱起眉头。“非油炸,更健康”成为健康饮食主旋律。



 
更鉴于当前鸡肉品质大不如前,上湖宛宴采用虾肉取代了鸡肉作为锅贴豆腐食材,用清蒸代替油炸。废弃过去的拖蛋清糊煎炸旧法,改用白菜包裹锅贴豆腐,上笼哈透后,转至鏊子上两面炕至金黄。

如此改良之后,既保证了锅贴豆腐的色泽和鲜嫩口感,又避免了油炸弊端。吃得更鲜嫩,吃得更健康!
 
菜肴的一小步,时代的一大步。




锅贴豆腐最正宗出品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