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横店镇美食名菜

东阳烤豆腐

据《东阳风俗志》载,烤豆腐早先多用于祭祀仪典。 相传祭祀必用烤豆腐,是取其“靠”音,祀毕将其馈赠邻里,以示过日子要互相关心,互相依靠。

东阳梅干菜

东阳霉干菜,又叫干菜、咸干菜、梅菜、梅干菜等等。 过去,贫穷的东阳学子长年吃霉干菜,霉干菜造就了数量众多的博士,因而又美其名曰“博士菜”,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东阳索粉

东阳索粉是东阳传统地方名产,主要产于西山脚、夏溪滩、东山头等地,已被列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阳索粉生产据传起于明朝,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东阳县志》记载:“以夏溪滩、林口、东山头为最,日五十担左右”;“销邻县及杭、沪、合县内,每年约银元六十余万元”。 可见当时索粉生产规模之大,销路之广。

东阳饧梅

东阳饧梅,因其外观酷似水果杨梅而得名,喻有红红火火、团团圆圆之意。 因此每逢农家过年过节、砌灶、定亲、嫁娶、上梁、乔迁、丧葬等红白喜事,均能见到饧梅的身影,是我市传统农家宴席的一道必备小吃。

千祥羊肉

千祥羊肉以产于千祥得名,是宴席上招待宾朋的一道主要冷菜。 白切羊肉,千祥羊肉一大特色。 传统的千祥羊肉采用当地10个月左右大的土山羊,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因其具有皮嫩、肉细、味美、无膻味等特点,当地人有“吃了肉儿,白了胎儿”的说法。

铜罐饭

铜罐,全铜纯手工制作,内含铜元素,对人体有益,易带、易熟、保温,在旧时代是最方便的煮器之一。 铜罐饭发明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据一些年老人回忆,在东阳东白山区一带,有“扁担头上带铜罐,一天生活无忧虑”的俗语,意思是说:上山干活离家较远,回家吃饭费时间又吃力,带上铜罐,内放米和腊肉,在山上找两块石头和柴火煮熟饭,就能解决一天的生活了。 在旧时代私塾读书,一无食堂,二无炊事员,先生、学生都有一个铜罐。 到了上午第二节课下课时,先生允许学生将铜罐放入风炉烧铜罐饭,在饭里面放几块腊肉,既方便又美味

上卢馄饨

上卢馄饨烧制很讲究。上卢馄饨采用原始的锅台,用松柴爿烧火。松柴爿多出自岭北和罗山一带山区的岩上松。岩上松树龄长质地坚硬且含油量高,火焰旺火性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热量逼入皮薄馅嫩的馄饨内。因此,上卢馄饨不是煮的,而是氽的。上卢氽馄饨,所用的锅盖的是小杉木锅盖。杉木有淡淡的香味,透气性相对较好。杉木锅盖的大小与一般家用锅盖也不一样。一般家用锅盖很大,边沿与锅沿吻合,而上卢氽馄饨的锅盖只有锅子的三分之一大小,盖着时,下到半锅,与锅壁只隔了一圈水,杉木锅盖浮在锅中,像一制美丽蝴蝶。 馄饨下水,烈火旺烧,浮起锅盖,捞出馄饨,盛入放好配料的碗里,一碗美味就可以享用了。 当然,你如果要想味道再好一点,可以加点油渣(当地人叫猪油壳)和辣椒。

东阳土鸡煲

在物资充沛的当下,一份土鸡煲或许不再是千载难逢、极其珍贵的美味,更多的则成了食客们回味乡土的打牙祭。东阳土鸡煲,用瓦罐煲鸡,讲究的是原料和制作方法。不会添加过多的辛香料,吃的就是鸡的本味,所以选鸡很有讲究,最好是体型精壮的放养土鸡,让土鸡可以自由运动和吃食,这样长大的鸡肉质紧实、味鲜,即便是长时间焖煮也不会变得软烂松散。

金华火腿

说起金华,大名鼎鼎的“金华火腿”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东阳隶属于金华,金华火腿出东阳,,东阳火腿出上蒋。这里的火腿工艺也历经了千年之久,而且历久弥新,如火如荼。金华火腿宋朝至清朝时都被列为贡品,是《红楼梦》也提到过的大家美味。《舌尖上的中国》自然也不会把这道美味落下。 每年的立冬至立春期间,是金华火腿传统制作的最佳时间。火腿的传统工艺制作其实繁琐又细致,需要历经四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步骤,八十种方法,其中“上楼”发酵前就需要连续一星期以上的“晒制”的步骤。一根火腿的制作需要历时8-10个月的时间,融入了东阳人的匠心。而它香咸带甜,肥而不腻,是配菜佐料的提味神器。 金华火腿的五部分,都是上等的做菜辅料,用金华火腿做出来的名菜,随便一列都如雷贯耳,“佛跳墙”、“蜜汁火方”......是不是让你舌尖上的味蕾都不自觉地舒展开来呢。金华火腿融汇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是东阳人引以为道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