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灯

  • 项目编号: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采莲灯"是流行于淮南市淮河沿岸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尤以架河、王巷、廖家湾、年岗等村镇为甚。起源于明朝时期,经民间艺人不断传承流传至今。    "采莲灯"主要表现村姑到河中采莲籽的情景。表演时一般由一群手捧"采莲灯"村姑,1名杠花树少年,1名老丑婆及伴奏锣鼓队组成。表演时,数十位村姑手捧"莲花灯"花篮,身着红、绿鲜艳服装,头戴五彩花束,在 "桃花树"的领舞引导下,在田间村头的广场上,按照固定的表演套路、程式、队形、舞步,时而起舞如风摆杨柳,时而穿插如彩蝶纷飞。"采莲灯"以花鼓灯锣鼓为主伴奏乐器,并吸收了花鼓灯歌的创作、演出手法,即兴创作、即兴表演,表演时和沿淮地区其他民间舞蹈艺术溶为一体。更为精彩的角色是一名男扮女装的"老丑婆",他脚踩锣鼓点子,加入村姑队伍里,幽默诙谐,逗人欢笑。   "采莲灯"艺术形式展现了淮河流域民间舞蹈艺术丰富多彩性,具有较好的民间舞蹈艺术保护、传承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淮河两岸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申报地区或单位:
淮南市潘集区

保护单位:
淮南市潘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