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玛

       查玛是蒙古族传统的舞蹈形式,另有“恰木”等译法,民间俗称“跳鬼”。明万历六年(1579年)前后便随藏传佛教一起传入内蒙古地区,蒙古人称之为“查玛舞”。查玛分布在呼和浩特市、通辽市、阿拉善盟等地区。

       查玛舞分为祭祀查玛、米拉查玛、驱邪消灾查玛3种,内容涉及赞颂舞、欢乐舞和鸟兽舞。其中米拉查玛是融歌、舞、说、唱、表演于一身的一种综合性舞蹈形式。

       表演者头戴面具、身穿法衣,分场次以舞蹈形式表演和演绎劝善、护佑、祈愿等与宗教仪式相契合的宗教故事。表演者一般由寺庙内经过严格训练的喇嘛担任,舞蹈动作规范,角色分工明确。与舞蹈相谐的宗教音乐旋律厚重而独特,由专门的乐队演奏,使用乐器包括海螺、大法号、法鼓、鼗鼓、笙、管、镲钹、云锣等,并有特定的表演曲目。除乐器外,表演器具还有法器、法杖、法轮等。查玛表演者的法衣以黄色和绛紫色为主,面具以鹿、牛等动物或以骷髅、各种神怪为原型,彩绘凝重、形象逼真,工艺精湛独特。

       蒙古族查玛在宗教仪式舞蹈表演中既渲染了宗教祭祀的隆重气氛,表达了人们祈福禳灾的善良心愿,同时通过生动的舞蹈形象表演各种宗教故事,深受蒙古族与各民族民众的喜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多元的艺术价值,素有蒙古族艺术“活化石”之称。

       2008年,阿拉善盟申报的查玛舞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
呼和浩特市、通辽市、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