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浦丝弦锣鼓

  • 项目编号:
    CZ-03-Ⅱ-0065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东浦丝弦锣鼓,常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
   清嘉庆年间,今金坛指前东浦人吕氏祚德入朝荣任武造司郎中,被御封“奉直大户”,便在村上建造吕氏宗祠及附属厅堂和雕花大厅,用作接待朝廷官员和宾客同僚。其时,吕元清、虞万秀等吕氏之后及村中艺人以歌颂王昭君出塞为题材,吸纳宫廷音乐和江南丝竹之长处,自编十六首曲调用乐器演奏,为奉直大户迎来送往此后,逐步流为村人自娱自乐形式,在逢年过节、庙会祭祀和丰收登场等喜庆盛事时进行表演,从而得以代代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因弦乐器上的弦为丝线,故称“丝弦锣鼓”。
   东浦丝弦锣鼓的器乐由弹拔、吹奏和打击三大部分组合。其音乐主要有十六个曲调和十六番锣鼓径组成,十六个曲调分别为头调、二调、三调、进花园、出花园、新不只、中不只、后不只、大官丁、小官丁、前照君、中照君、后照君、中细板、后细板、三百只等(现工尺谱上有58种调)。其曲调短小精悍,蕴含农耕稻作风味和水乡秀丽景色风韵,传递田园劳作和欢乐气息,演奏时丝竹之音和锣鼓之经循环往复,起伏跌宕,悦耳动听,明显区别于与其他音乐。
   1956年春,金坛县文化馆曾派专业人员前往东浦村进行整理、挖掘,将琵弦锣鼓的1 6个曲调从口传“工尺谱”翻成简谱,其“锣鼓经”一并记录,油印成册。1959年国庆节,为庆祝新中成立十周年,金坛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大会,东浦丝弦锣鼓队应金坛县政府所邀进城表演。1966年后,东浦丝弦锣鼓队因历史原因而沉寂。
   2011年,东浦村村民吕小龙家发现祖传的丝弦锣鼓原工尺谱手抄本,经80多岁老艺人吕敖洪、吕田法口传,将原工尺谱翻成了简谱。在相关单位支助下,东浦丝弦锣鼓添置了一批民族乐器,要村里辟出排练场所,动员吸纳了近40男女村民加入到丝弦锣鼓队,同时请专业的音乐老师作导。近年来,东浦丝弦锣鼓已多次在区域内外的大中型活动中进行了展示和表演。目前该村有固定的排练场所,在老艺人吕余斌、吕怀成、吕金国、吕敖洪等人的召集下,坚持进行常态化不断提升技艺,完整恢复其传统演奏水平。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保护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