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盐技艺(连云港淮盐晒制技艺)

  • 项目编号:
    JS-02-Ⅷ-0046-02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淮盐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江苏产盐区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南为淮南盐场,淮河以北为淮北盐场,所产海盐通称“淮盐”。淮盐素以粒大、色白、质干著称。
淮盐生产历史悠久。据《江苏盐业史》载,春秋时吴王阖闾时期,就在海州(今属连云港市)、扬州、苏州以东经营海盐。唐宋以来,盐税常占国家整个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而两淮又占全国之首,素有“两淮盐,天下咸”之说。建国后,领导、管理全省沿海各盐场的淮北盐务管理局(现更名为江苏金桥盐化集团公司)驻连云港市。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淮盐的生产在明代便改煮海制盐类为滩晒制盐,始为砖池,后为泥池。数百年来滩地形式不断发生变化,有怀中抱子式盐田、盘香转式盐田、珍珠卷帘式盐田、双电灯式盐田、八卦式盐田、沙帽翅式盐田、大浦新式盐田多种,但生产技艺主要集中在修滩、制卤、结晶、收盐四大工序。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塑苫结晶新工艺试验成功,淮盐生产进入高产稳产和优质的发展阶段,但生产技艺仍无大的变化。滩地上的技术领头人(俗称领滩手)的经验、悟性仍是稳产、高产的关键。特别是在走水、看卤花等制卤技艺中,全凭领滩手的经验,至今仍是现代科技无法替化的。淮北滩晒制盐传统技艺是淮北盐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智慧结晶,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

保护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