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桑基塘鱼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在罗马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评审,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SH),是中国向FAO推荐的4个系统中,顺利通过本次评审的2个系统之一。截至目前,中国共有GIAHS项目13个,“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是浙江省第三个列入GIAHS名录的农耕生态系统。

  桑基鱼塘系统是湖州地区先民遵循着早已有之的植桑、养蚕、蓄鱼生产规律,将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为鱼塘,垫高塘基、基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布,蚕沙喂鱼、塘泥肥桑,形成可持续多层次复合生态农业循环系统,至今其科学的物质循环利用链和能量多级利用依旧堪称完美。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在水塘中分4层充分利用了水体生物链,废弃物被循环利用,达到和谐共生零污染,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据史料记载,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形成始于公元前770-403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距今约有2500多年历史。湖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古代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区域属于太湖南岸的古菱湖湖群,是“湖荡棋布,河港纵横,墩岛众多”的洳湿低洼之地,每到雨季,洪涝成灾。时值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吴、越两国在此筑塘、屯田劝农桑,修筑加固南太湖湖堤并连成一线,在洼地东西向开挖“横塘”,南北向开挖“纵浦”,形成“五里七里一纵浦,七里十里一横塘”的棋盘式塘浦排灌系统,确保了南太湖区水稻、桑蚕和鱼塘收获,堪称世界奇迹,比都江堰还早了200年。

  到唐宋时期,种桑养蚕遍及千家万户,湖州成为全国蚕桑与丝绸织造中心、主要淡水鱼生产基地,促进太湖沿岸持续发展,形成繁荣的江南鱼米之乡、丝绸之府。1992年“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湖州先民向世界提供了洼地开发利用、生态循环发展的中国模式。

  2013年,湖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11个部门联合组成的桑基鱼塘保护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桑基鱼塘保护与发展专题研究会,及时协调解决桑基鱼塘保护与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并颁布《湖州市桑基鱼塘保护区管理办法》,并将桑基鱼塘系统保护与发展纳入《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划定核心保护区、次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市、区两级政府每年通过专项资金,以项目补助形式对核心保护区内桑树补植、鱼塘修复、河道疏浚等给予财政补助,目前已投入保护修复资金1000余万元。


(1)地形地貌:湖州市地处浙江北部,太湖南岸,是一个河流成网、交通方便、土壤肥沃,适宜发展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等综合性农业生产的地区。全市地势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多山,东部为平原水网区。京杭大运河及东、西苕溪,杭宁、申苏浙皖、申嘉湖高速及104、318国道等贯穿。独特的水网区域和水陆交接环境,给湖州综合种养生产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形成了独特的“湖州桑基塘鱼”生产模式。 (2)气候生态:湖州市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生态类型属于中国太湖南部的低洼湿地生态系统,为中国典型江南水乡特征。保护范围内特点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光温同步,日照充沛;雨热同季,降水充沛。全市年平均气温12.2~17.3℃,最冷为一月,平均气温-0.4~5.5℃,最热为七月,平均气温24.4~30.8℃。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种桑、养蚕和养鱼,养殖与种植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湖州桑基塘鱼的特色。 (3)水利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形成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湖州境内河流纵横,湖河港汊纵横密布。千百年来,区域内劳动人民因地制宜修筑“纵浦(溇港)横塘”水利排灌工程,将地势低下、常年积水的洼地挖深变成鱼塘,挖出的塘泥则用于堆放在水塘的四周作为塘基。经过逐步演变,最终形成了种桑养蚕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水乡典型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为湖州桑基塘鱼生产提供了独特的水利条件。 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生态和水利系统等,为湖州桑基塘鱼的养殖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

(1)产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生态环境好、周边无污染的区域,应符合当地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此外,要求交通便利,电力供应充足,无自然灾害风险;水陆交接,可布局鱼塘和桑地。 (2)水质要求:桑基塘养殖用水应符合NY 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 (3)鱼塘要求:鱼塘面积以2~10亩为宜,鱼塘水面与桑地面积比以7:3~5:5为宜。塘深以2~3米为宜,水深1.5米以上。塘底淤泥深度以10~20厘米为宜。塘堤及周边种植桑树和青饲料。 (4)品种选择:以传统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和鳙)为主,辅以杂食性的鲫,适当搭配翘嘴鲌、鳜鱼、黄颡鱼等。 (5)日常生产管理 ①放养前准备:放养前清除过多淤泥,供作桑树的肥料,曝晒塘底。每亩用生石灰50~150千克清塘处理,一般7~10天后可放鱼种。 ②鱼种放养:放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受伤。借鉴古法养殖模式,每亩放养青鱼、草鱼、鲢、鳙和鲫,适当套养翘嘴鲌、鳜鱼、黄颡鱼等。同一鱼种应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摄食正常、无农兽药残留的个体。 鱼种放养要求 鱼种 青鱼 草鱼 鲢 鳙 鲫 放养密度(尾/亩) 20~80 200~400 30~100 30~100 200~300 ③饵料及投喂:采用生物饵料,以麦芽和青饲料(黑麦草、苏丹草等)为主,辅以蚕沙、桑叶、螺蛳等。不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做到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投喂麦芽和青饲料以0.5小时内吃完为宜。一般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量的1%~5%。具体应根据鱼摄食情况、水质、天气等调整投饵量和投饵次数。 ④水质管理:养殖池塘保持水质“肥、活、嫩、爽”,透明度30 cm左右。视水质情况,适时加注新水和调控水质。一般晴天中午宜开增氧机或涌浪机1~3小时。 ⑤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巡塘,观察水质、鱼群摄食与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日常记录。 (6)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绿色生态的原则,做好鱼病预防工作。不使用抗生素和杀虫剂。 (7)捕捞运输:采用拉网或定制张网捕捞;用活鱼运输车、活鱼包装袋等运输。 (8)尾水管理:整个养殖生产过程采用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以少量补充新水为主。如果因捕捞、清塘等需降低水位,可采用池塘相互调剂和利用沟渠等予以解决。养殖用水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养殖方式借鉴了古法养殖模式,同时融合了现代科学养殖技术,生产的湖州桑基塘鱼外形似野生鱼,鱼腥味淡,无土腥味。 青鱼:体型修长,近圆筒形。体色呈青灰色,背部较深,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 草鱼:体型修长,近圆筒形。体色淡黄或茶黄色,腹部略显灰白色。 鲢:体形侧扁,稍高。背部青灰色,鳍灰白,两侧及腹部白色。鳞片细小。 鳙:头较大,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背呈暗黑色,并有不规则黑点。鳞片小。 鲫:体型较瘦长或稍高,体色银黑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鳞片紧密,不易脱鳞。 (2)内在品质 肌肉紧密,口感鲜美,无土腥味。其他具体成分如下: 青鱼:每100g肌肉中,粗蛋白17.0g~20.0g,粗脂肪1.0g~3.0g,钙含量>5mg;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4%,甘味氨基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1.2%。 草鱼:每100g肌肉中,粗蛋白15.0g~21.0g,粗脂肪1.0g~3.0g,钙含量>30mg;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4.5%,甘味氨基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1.5%。 鲢:每100g肌肉中,粗蛋白17.0g~21.0g,粗脂肪1.0g~3.0g,钙含量>5mg;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5.5%,甘味氨基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1.6%。 鳙:每100g肌肉中,粗蛋白17.0g~20.0g,粗脂肪0.8g~2.0g,钙含量>10mg;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5.5%,甘味氨基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1.6%。 鲫:每100g肌肉中,粗蛋白15.0g~19.0g,粗脂肪1.0g~4.5g,钙含量>20mg;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4.5%,甘味氨基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1.4%。 (3)质量安全要求 湖州桑基塘鱼产品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要求。

包装规定:
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有关规定,对湖州桑基塘鱼地理标志的使用做如下规定:凡在标志范围内生产经营的湖州桑基塘鱼,并按照湖州桑基塘鱼生产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养殖的基地(主体、养殖户),在产品和包装上使用已获得的湖州桑基塘鱼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签订相关合同,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湖州桑基塘鱼地理标志负有监督管理职能,定期对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地域范围、标志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鼓励单位和个人对湖州桑基塘鱼地理标志使用进行社会监督。使用本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处罚。

证书持有人:
湖州市桑基鱼塘产业协会

地域保护范围:
湖州桑基塘鱼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湖州市南浔区所辖菱湖镇、和孚镇,吴兴区所辖八里店镇、东林镇,与德清县所辖新安镇、禹越镇、新市镇共计7个乡镇1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9′1″~120°6′18″,北纬30°31′53″~30°51′48″。保护区面积69平方公里,鱼塘面积22982亩,年产量2.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