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扶大镇特产

梅县金柚

梅县金柚果实呈梨状,单果重1.0-1.5kg,果颈长3-5cm,果顶平有明显“金钱印圈”,果皮金黄色、有光泽、油胞分布均匀、厚度0.8-1.5cm,果肉呈玉白色,肉质脆嫩化渣、清甜爽口、蜜味浓郁。

梅县绿茶

“梅县绿茶”是炒香绿茶珍品,其外形条索紧结卷曲,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醇厚回甘;粟香高锐持久;叶底嫩绿、柔软、匀整,在我国国内和东南亚各国华侨中也享有盛誉,成为嘉应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梅县绿茶外形条索紧结卷曲,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醇厚回甘;粟香高锐持久;叶底嫩绿、柔软、匀整。

梅州金柚

梅州于1992年正式把沙田柚的商品名确立为“梅州金柚”。确立“梅州金柚”商品名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沙田柚成熟时颜色呈金黄色,连片的沙田柚基地就象金山一样;二是种柚效益好,当时许多农民耕山种柚发了财,盖了新房,“家种百棵柚,好比开金库”成了群众口头禅,沙田柚自然也就成为农民心目中的“金柚”了。

客都草鱼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客都”。据相关资料记载,食用草鱼、养殖草鱼在梅州具有悠久历史。早在唐末,梅州客家地区就探索出了“将荒田筑埂,灌以雨水,放养草鱼一、二年,以清除野草,使成熟田”的养殖技术。之后,因草鱼粗生易长、肉质肥嫩、味道鲜美,故除了拓荒熟田养殖,梅州人更发挥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地优势,大力发展山塘和围屋池塘养鱼。

客都稻米

客都稻米颗粒均匀、细长、粒小、晶莹剔透,直链淀粉低、胶稠度较高。米饭油光润泽,入口软滑、有弹性、香甜可口,煲饭、煲粥均可,适合南方人口感。以大米为原材料的各种米制品更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客都“米粄”传承千年,不仅成为梅州本地人喜事节庆、招待亲友的必需食材,而且成为海内外乡贤寄托乡情的重要媒介。

大埔乌龙茶

大埔乌龙茶产区属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带,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地处低纬度,靠近北回归线。秋、冬、春多雾(全年各月相对湿度变化小,仅±5%);雨、旱季明显,季节分布不均。光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92.3小时,太阳直射光多,红橙光强,全年无霜期一般为312天,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大埔乌龙茶条索肥壮紧结,饱满光滑匀整、色泽乌褐油润,叶底嫩绿,匀齐柔亮;花蜜香味,清香天然,香浓持久;橙黄明亮、略显金黄;醇厚甘润、浓醇鲜爽、回味甘甜。其典型的品质特征“清花蜜香”。

大埔蜜柚

大埔蜜柚源自宋元,盛传明清,名于当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祖祖辈辈都有种植蜜柚的习惯,今大埔古村落的房前屋后还留存有百年柚树。直到1985年开始大埔蜜柚由原来房前屋后零星种植逐步规模发展。据《福建物产志·果类》载云:“平和亦出产蜜柚,每镪可货五六枚”。又载:“闽中柚种,元时始自粤东传来,今胜粤中矣”。今平和琯溪蜜柚与我县古柚树的品种相同,足见大埔种植蜜柚的历史早于福建平和,并由大埔传入平和。据明嘉靖、清嘉庆同治《大埔县志》之物产志记载:“……为柑为桔为柚……实尖而小者美,圆而大者稍逊,闽种微异,闽以圆大者佳”。可见大埔县蜜柚于明嘉靖、清嘉庆同治年间就盛传于世了。2012年,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正式授予大埔县“中国蜜柚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