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乐(腊山道教音乐)

  • 项目编号:
    Ⅱ-139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道教音乐又称“道场音乐”,是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它与道教一样,都是发端于古代巫觋的祭祀歌舞。道教音乐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器乐采用钟、磬、鼓、木鱼、云锣等乐器主奏,配以吹管、弹拨、拉弦等乐器;声乐以唱诵为主,由高功法师宣戒诵咒、赞神、吟表的独唱和都讲道士的表白及道众的齐唱组成。
  山东省东平县银山镇的腊山素有“小岱峰”之称,流传在这里的腊山道教音乐特点鲜明,在道教音乐中自成一格。这种音乐系由道教龙门派始祖邱处机所创,其弟子龙门派第十代住持杨清荣(1478—1548)在腊山修建祥龙观,对龙门派道教音乐作了进一步的发展,经过祥龙观历代道徒的反复演习和锤炼,逐渐形成别具特色的腊山道教音乐。
  腊山道教音乐最初主要是在道观传道诵经时演奏,以烘托殿堂的肃穆气氛,外出做道场时亦可使用。发展到后来,民间婚丧嫁娶也请道教乐队演奏,腊山道教音乐逐渐融入民间生活,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腊山道教音乐以吹打乐为主,有小管、大管、唢呐、笙、笛、箫等演奏乐器。清末民初,道士祁合智用锡做成小管,别称“锡管”,形似去掉铜碗的唢呐,音声清亮,被列为道观音乐的主要乐器。除此以外,腊山道教音乐还有云锣、云鼓、磐、小铜板、铛子等打击乐器。道士张教普娴于此道,技巧十分纯熟。打击乐与吹打乐相配合,构成腊山道教音乐的重要特色。
  腊山道教曲牌音乐具有委婉悠扬、浑厚深沉的风格特点,或如行云流水,或如沧海波澜。据记载,腊山道教音乐兴盛时门内门外道徒达到三百多人,拥有曲牌三百六十多种。现存曲牌不到二十种,经过挖掘整理,【临清歌】、【小拜门】、【打枣】等曲牌已可用于演奏。腊山道教音乐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乐具有相对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东平县

保护单位:
东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