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海安花鼓、浒澪花鼓)

  • 项目编号:
    JS-01-III-0014-01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花鼓(海安花鼓、浒澪花鼓)
海安花鼓明末清初以来便流行于海安角斜地区,且影响及如东的浒澪、东台的新街等地,因其区域位于南通东北的南黄海冲积平原,渔农兴旺、人群聚居、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采,为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提供了最佳生态环境。海安花鼓原系说唱艺术,后据其中“打场子”之歌舞组合,发展为民间舞蹈,流传已达400多年之久。有成书于清同治年间的《海陵竹枝词》“村部平安时作会,觋巫歌舞历年年,敲镇伐鼓都卢语,聒得居人夜不眠”的记述为证。海安花鼓的舞蹈动作多从生产生活中提炼发展而来。“风摆柳”脱胎于春风拂柳的动态;“麻雀移步”则是模拟动物的走步的形象;“颔首摇肩,颤悠相济”、“欲动先出胯,举步微微颤”等典型动作则从当地村姑农妇忙时务农、闲时织网的劳作衍化而来,为汉民族花鼓舞中的柔情花鼓。
20世纪80年代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1999年应调参加国庆50周年首都天安门广场的大型文艺晚会,以轻快、活泼、柔美、抒情的艺术特色受到了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2000年参加全国首届民间广场歌舞大赛,获“山花奖”;2001年获国家文化部“群星奖”金奖。曾为南通市歌舞团出访欧洲四国的代表性节目。现在,《海安花鼓》已在全县普级,并在通扬河畔铸制铜像,以传后世。​​​​​​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

保护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