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吆喝

  • 项目编号:
    NJ-03-Ⅹ-0017-02
  • 类别:
    民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南京吆喝,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
   吆喝,俗称“叫卖声”,古又称“市声”,是最为质朴原始的广告形式。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屈原《楚辞·天问》中有“师望在肆,鼓刀扬声”的描写。宋元时,市声广告进一步发展。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记载:“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音,其吟哦俱不同”。明清两代,市声广告更加活跃。蔡绳格的《一岁货声》收集了大量的叫卖声,成为市声广告的集大成者。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岁月,市声仍然回荡在古街深巷中。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媒体的发展,时至今日,市声已经成为人们对过往岁月的一种记忆。然而,一声韵味十足的吆喝,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 “五行八作”的繁荣景象,也表现了一个地域的方言魅力,同时承载了许多古老行业的民俗风情。
   在古代,市声的形式多样,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叫卖声、唱卖声和响器声。叫卖声以简单的吆喝为主。《燕京岁时记》记载:“京师伏暑以后,则寒贱之子担冰叫卖曰:‘冰核(音胡)儿’。”唱卖声则曲调婉转,犹似戏曲。《东京梦华录》记载:“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而响器声则是借助于小鼓或铜锣等来招徕顾客。且在当时有个雅称—“惊闺”,就是使声音达到闺阁的意思,极富诗意和情趣。但在很多时候,市声都是多种形式的结合。另外,市声的内容也很丰富,主要包括收旧修旧类、食品杂货类和各种服务类。各行各业,皆在其列。在历史的发展中,市声文化也和其他艺术互相渗透,相得益彰。无论是在唐诗宋词元曲中,还是在市井小说里,都能找到市声的踪迹。“估衣街上古衣多,高唱裙衫值几何”的情形、“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的意境、《货郎儿》和《卖花声》的曲牌都让人心旌摇曳,心驰神往。在当代,市声也与相声等艺术进行了结合。而市声的流播范围也十分广阔,达到了“有买卖就有叫卖”的程度,其中著名的有北京吆喝,南京吆喝等。
   南京吆喝起源于何时不详,暂无确切文字资料可考。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吆喝是随着某一行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并约定俗成且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据当代老艺人卜俊保老人讲述,吆喝声是他儿时的记忆,可见南京吆喝在1931年前后就已存在。据老人讲,现今50岁以上老南京人都能吆喝两句叫卖声。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非遗保护的展开,对南京吆喝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也相继展开。
   南京吆喝,其作为商品销售的一种形态,起初带有质朴的特征,并逐渐融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南京吆喝的品味就是对文化的赏析。旧时沿街串巷的贩夫走卒贩卖货物,或用曲艺清唱、或用口技模仿;或清纯悠扬、或干脆利落;或写实、或夸张。有拐弯、有拖调;有高唱、有低喃。所有的这些,都成为南京文化的标签和南京民众的记忆。时至今日,南京吆喝不仅参加文艺演出,也正式开班授徒,而且有许多南京吆喝成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手机铃声。马头牌冰棒、破布烂棉花拿来卖、磨剪子、炸炒米、卖报、倒马桶、烧饼油条、喊堂都成为下载量惊人的人气铃声。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保护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