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氏中医儿科疗法

戚氏中医儿科疗法,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
戚氏中医儿科疗法,源于苏州吴江古镇同里。至今已有180余年历史。其创始人是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第四代传人戚文光。戚文光于清朝道光年间(1824年)始悬壶济世。他深谙岐黄,对儿科学识研究及积累颇深,在多年的从医诊治中,为周边群众带来了福音,久而久之,遂蜚声于民间。传至第三代传人戚幼圃时,因其只生育二女,按照中医世家“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祖训,戚氏中医儿科有了后继无人的危机。于是,戚幼圃创造性地开创了门人传承方式,收了三名门人:何翰墀、陈詠裳和江少翔。戚幼圃逝后,由于戚氏儿科后继乏人,故将戚氏各类秘方与医案遗于女婿何翰墀,并于戚氏儿科秘本上加注:戚氏秘方已承何氏,不得付于第三姓。至此,戚氏中医儿科得到了何氏一族的继续传承和发扬。第五代传人何建章的儿科诊所于1925年在同里开业,1952年并入同里联合诊所。何建章著有《戚氏儿科医案》一书,另外还著述了麻疹概论、支气管炎辨证等著作,何建章的一系列著述改变了戚氏中医儿科曾今更注重技艺传承与药方传承的传承形态,目前,戚氏中医儿科已传至第七代,由于第六代传人何雪城为使这门家族传统中医儿科得以延续,毅然将戚氏中医儿科疗法传于女儿何律。
在一代代戚氏、何氏子孙的经营下,戚氏中医儿科先后在吴江平望、同里、黎里、盛泽以及上海金泽等地开始儿科诊所,造福一方群众。目前已经形成以同里镇卫生院为圆心的辐射网络,影响范围涵盖了同里镇及周边区域。
戚氏中医儿科是一门传统医学,利用中医理论并结合中药丸散制剂,达到治疗小儿常见疾病的功效,使用就地取材的草头方治疗是其重要特点。
    戚氏中医儿科善治痧、痘、疹、惊、泻、咳、肿、百日咳、消化不良等症。戚氏中医儿科在治疗过程中广泛采用中药散剂、药丸。目前记载的药方有数十种,具有突出代表的有三圣仙丸、戚氏丸、平胃散等,对主治幼儿疹、惊、泻、咳、痧、肿、消化不良等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戚氏中医儿科发展至今,吸收了西医儿科治疗中的一些先进理念及治疗方法,运用现代科技融入传统中医领域,诸如中医儿科体检、雾化吸入、冬病夏治、氧喷、敷贴、咽拭子、肺功能测定、病毒检测等,使得戚氏中医儿科的治疗手段更加丰富、效果更加理想。戚氏中医儿科的科学价值和医学价值,由此可见。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

保护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