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琴书

    苏北琴书,连云港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
    琴书、打洋琴坠子在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原属公子小姐必学、必有的技能、称“琴、棋、书、画”。弹琴卖艺,明清时,流入街头,形成琴书。琴书,清未、民国年间,以鲁南传入灌南,1894年海州一琴书艺人单姓一家流入灌南,在汤沟镇、新安镇和陈集镇、三口,盛行演出,解放后仍然在灌南县乡村流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发、整理琴书、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一定作用。琴书,又称“打洋琴”是民间喜闻乐见曲艺节目之一:经常活动在城镇街头和乡村场头。通常是一男一女两名艺人,坐在一条板凳上配合演唱,女艺人以一手打琴、一手打板、边唱边表演,多以唱为主,男艺人,拉板胡,又叫“坠子”作伴奏为主,多为念白,有时和女艺人对唱,对白一说一答,互相配合。有时也有一男艺人唱琴书,拉着坠子,不需要洋琴,有一个  板,绑在凳子上,一根绳子躁在脚下,边拉坠边脚躁板子,配合唱,多为男艺人,唱内容,多为抒情唱腔婉优雅,尤其是每两句或四句:坠子拉一个宏亮的过门,女艺人更有一个打琴,打花板的绝技配合,欣赏价质高,表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也有艺人唱洋琴调,女艺人打板子配合,一唱一和非常有趣。唱琴书的一般唱传统节目,也唱新书如传统书有:《刘庸私访》、《朱买巨休妻》、《王华买义》、《大清传》、《李旦走国》新书有《红色娘子军》、《野春风斗古城》、《平原游击队》《黄海前哨》《英烈传》等。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

保护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