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温病疗法

  • 项目编号:
    HA-03-Ⅸ-4
  • 类别:
    传统医药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吴鞠通温病疗法,淮安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

    历史沿革
    温病指外感热病,也是现代传染病的概称。“外感热病”最早见于《内经》,汉代张仲景总结了中原地区汉以前治疗外感病的经验,著有《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病的第一次总结。但是《伤寒论》主要是阐述寒型外感病的辨证治疗方法,对于热型的温病仅提供了一般的理论指导和辨证治疗方法,还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魏晋南北朝期间,北方民族入侵,汉族大量南迁,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淮河流域转移,东南沿海因此得到开发。由于邻热带且近滨海,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故中原地区总结医疗经验的《伤寒论》,显然不尽适合于治疗江南地区的疾病。又因为海外交往的发展,不少南洋群岛的疾病传播入境,疾病种类增多。这就使得医家不断地实践、创新、发展原有的医学理论,来适应这一新的疾病谱的变化,所以就出现了温病学的发展。故明代吴又可肇其始,清代叶、薛、吴、王诸家承其后,创立了温病学说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吴鞠通完成了对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第二次总结,准确地反映了疾病的发展规律,因地区、环境及病种的不同,博采众家之长,完善了张仲景《伤寒论》的不足,总结出伤寒、温病两种不同辨证治疗方法,打开了外感疾病治疗新的一页。
    吴鞠通(1758年—1836年),名塘,字配珩,鞠通乃其号。吴鞠通出生于楚州河下的一个穷书生家庭。父吴守让,字逊夫,乾隆辛巳(1761年)秀才。吴鞠通青年时期,专心攻读科举,以求入仕。19岁时父亲病故,于是弃儒学医。后被选“副贡”(清代科举取士,在乡试中备取的列入副榜,得入太学肄业,称为副贡。)入京,参与《四库全书》医书部分的抄写检校工作。期间,读了吴又可的《温疫论》深受启发,又研读晋唐以来各家学说,收益匪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京都大疫流行,不少病人因治疗不当而死亡,吴鞠通利用叶天士之法奋力抢救,抢救了数十名病人,名声大振。吴鞠通有感于当时医生墨守伤寒治法不知变通的情况,决心著书立说,撰写了《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等著作,创立了三焦学说,在中医立法上进行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并留下了诸多方剂,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基本内容
    吴鞠通温病疗法以三焦为纲,在临床上归纳了温病发展过程中的三种不同症候类型,以及三焦病邪传变所涉及的主要脏腑,在温病理论中系统地论述了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等温病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分类、症候、治法和方药等内容。创立了“三焦辨证”的学说,这是继叶天士发展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三焦辨证”法:就是将人体“横向”地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由此创立了一种新的人体脏腑归类方法,此法十分适用于温热病体系的辨证和治疗,易于诊断,便于施治。而且确立了三焦的正常传变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顺传”途径:“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始上焦,终下焦。”因而,由传变方式也就决定了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沤,非重不沉。”同时,吴鞠通对《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同样采取了积极采纳的态度,认为“伤寒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本节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这些理论,虽然从立论方式和分析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仍是对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法的继承,并对其进行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对疾病变化的认识上,是可以权衡协调的,二者并无矛盾之处。同时,三焦辨证法也完善了叶天士卫气营血说的治疗法则。叶氏的《温热论》中没有收载足够的方剂,而吴鞠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象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中的方子占了十之八九。
    重要价值
    吴鞠通温病疗法,尤其是针对温热性疾病的治疗,进一步完善的理论和留下的诸多方剂,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是对温病治疗理论和中医立法的革新,为中医治疗方法和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值得保护和传承。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

保护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