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采茶戏

宜春采茶戏起源于民间灯歌,是在早期的宜春民间灯歌和傩舞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明清时期本地的瑞河戏、锣鼓戏等剧种的有益成分演绎而成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以其“语言通俗生动、行腔淳婉清越、气韵刚柔交错、表演质朴优雅”的艺术特色而成为江西几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历史渊源

宜春市自古就是歌舞、戏剧之乡。先人为了祀奉天地鬼神,祈求平安富足,长期在这块生衍不息的土地上“娄页戎鼓蚀”“舆服昼游”,表演高跷抡叉、跳丸弄剑、龙鬼大厉等百戏之艺。汉武帝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长沙定王第八子建成侯刘拾于县城东金沙刘家曾建有“金沙台”一座,专供宴集歌舞之所。明初木偶戏盛传于宜春,因木偶艺人所唱声腔和剧目大都来自弋阳腔,故称“阳戏”。与这一时期相继兴起的戏剧还在瑞河戏、锣鼓戏等地方剧种。清代《熊太守诗赋稿》有诗云:“绛云春半酒旗风,尽醉流觞看赛洪……”。据戏曲普查得知,乾隆年间有个“洪福班”,是有名的瑞河戏班,该班有80多人。演出剧目有“四游”“四传”,表演以跷工、武打、吞刀、吐火、打布、打蛋、滚钉板等。其精彩表演,扬名于赣江两岸。诗中所述“赛洪”,即有超过“洪福班”之意。

嘉庆(1796—1820)年间宜春锣鼓戏兴起。当时有首《锦江新竹枝词》描写了锣鼓三脚班的兴旺景象:“市上新来三脚班,家家唱到即予缓。彩灯童戏才搬罢,又抱竽笙出近关”。宜春锣鼓戏剧目十分丰富,有《二度梅》《碧玉簪》《绵羊记》《马前覆水》《芦林会》《彩楼记》《珍珠塔》《秦雪梅吊孝》《四美图》《五美图》《六美图》《九美图》《十美图》《蔡鸣凤辞店》《白扇记》《喻家戏》等。唱腔也很丰富,有板腔体本调和民歌小曲等,这些艺术素材全部为宜春采茶戏所吸收。

宜春在清代的演出场所随着戏曲的蓬勃发展而增多。据戏曲普查,全县共有古戏台194座,按习俗,正月要唱新年戏,二月唱花朝戏、娘娘戏,三月唱财神戏,四月唱青苗戏,五月唱端节戏,六月唱荒戏,七、八、九、十月唱庙会戏,十一月唱娱乐戏,十二月唱封箱戏。几乎月月都有戏演,足见当时戏剧盛行。

基本内容

1、早期的剧目十分丰富:大小有300多个。其中表现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小戏有:《锄豆草》《锄烟草》《锄棉花草》《捡枯柴》《扫樟子》《扫苦珠》《翻薯藤》《戒赌》《打戒箍》《栽禾》《拔草》《割禾》《晒花生》《捡豆子》《扮妆》等。表现悲欢离合,善恶报应和爱情故事等大本戏有:《割肝记》《破镜记》《荞麦记》《三宝记》《借米记》《浮石记》《破肚记》《南瓜记》《乌江渡》《乾隆游苏州》《修仙记》《仙桃记》《包头记》《耳环记》《丝带记》《飘带记》《毛朋记》等。嘉庆年间,艺人还自编了一出《老表反》,内容描写各个不同时期所出现的突出事件。

2、移植改编的剧目有:《天官赐福》《二度梅》《碧玉簪》《绵羊记》《马前覆水》《芦林会》《彩楼记》《珍珠塔》《秦雪梅吊孝》等就是从瑞河戏移植而来;《四美图》《五美图》《六美图》《九美图》《十美图》则由宜春道情改编;而《蔡鸣凤辞店》《白扇记》《喻家戏》《桃花女》等是从黄梅戏移植过来;《泪洒相思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是从越剧戏移植过来;《杜十娘》《十五贯》《半把剪刀》《恩仇记》等从其他剧种移植过来。

3、自编自创传统剧目主要有:《眼前报》《青锋剑》《咬舌记》《乌鸦报》《鬼断家私》《退妻得子》《瞎子伸冤》《巧探金钗》《烈女救夫》《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陈御史巧探金钗》《二度梅》《粉妆楼》《破伞活捉》《双出家》《自选才郎》等。

4、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主要有:《四九看妹》《破伞活捉》《孙成打酒》《南瓜记》《打花鼓》《游湖》《补背褡》《采桑》《剑袍记》《断鸡》《焦裕禄之歌》《西安事变》《赤道战鼓》《万水千山》《霓虹灯下的哨兵》《雷雨》《一双绣花鞋》《沙家浜》。

5、现代戏剧目主要有:《护提》《秋收时节》《打破常规》《三年》《小保管上任》《巧解决》《同意不同意》《大地由我巧安排》《喜相逢》《一家人》《回娘家》《拜师记》《秋月多情》《灵嫂失策》《中国专业户》《乡官浪漫记》《乡潮》《木乡长》《春渡》《四季花香》《小镇上的大款》《村民小组长》《阳台上野菊花》《樟树坳风情》《喜鹊闹梅》《闯关》《郞当索》《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宜春市

保护单位: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