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马鹿鹿茸

1、历史渊源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120—200公里,总面积2.4平方公里,现辖6乡2镇、9个国有林牧场、101个行政村和3个城镇社区,居住有裕固、汉、藏、蒙古等11个民族,总人口3.62万,其中农牧业人口2.43万,占67.1%;少数民族人口1.96万,占54%;少数民族中裕固族近1万人,占2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人。 县境内草畜、矿藏、水能、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全县有草原171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原142万公顷,是甘肃省最大的马鹿驯养繁育基地县,甘肃马鹿饲养量达到893头;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27种,分布在228处;有河流33条,年出境水量43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200多万千瓦;祁连山横贯全境,有水源涵养林33万公顷,是河西地区和内蒙古西部的“生命线”和“绿色水库”。境内既有始建于北魏时期的马蹄寺、文殊寺、金塔寺等历史文化遗迹,又有草原森林、雪山冰川、大漠戈壁等自然风光,还有裕固族独有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业有较强的优势。 肃南因地处肃州(酒泉)以南而得名,为裕固族聚居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曾先后有狄、戎、乌孙、月氏、匈奴等古代民族游牧。匈奴之后,汉置河西四郡,祁连山地区分属张掖、酒泉两郡。北魏灭北凉后,张掖郡改为甘州,隋大业年间改为张掖郡,唐又改为甘州郡,祁连山地区归属甘州。后甘州回鹘政权统治达140余年,又被西夏所破,元朝在这一带设甘肃行省,首府设在甘州。明朝洪武年间,游牧在关外的撒里畏吾尔先后入关,迁居甘州、肃州南山,成为这一地区的常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肃南地区大体上属甘、肃二州管辖,地界在疏勒、托莱、八字墩、黄番寺、黑河上游西岸以及祁连山北麓沿山各地和东西海子一带。 河西走廊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区段,积淀了大量的古老文化和历史文明,诸如古城遗址、石窟艺术等,肃南县地域辽阔、东西狭长,历史上曾经生话过突厥、羌、旬奴等民族,留下灿烂历史文化。在人文特征上,独特的民族风情,品位绝佳的石窟艺术,以及众多的古墓遗址更是这里充满了神秘色彩,成为吸引游人的胜地。? 2、裕固族风俗 裕固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先祖可追溯唐代时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8世纪中叶,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拥有近百年的发展史。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时,经过裕固族人民的充分协商讨论,一致同意用与“尧乎尔”音译相近的“裕固”(兼有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义)作为全民族统一的新的民族称谓,因而自此正式使用“裕固”族这一称谓作为本民族的正式名称。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裕固族将近有13000多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其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皇城镇、康乐乡、大河乡裕固依居祁连山北麓,那儿是一片狭长的天然山地牧场,历史上,自秦汉时期起,这里就是古代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因而生活在这里的裕固人民也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主要饲养绵羊、山羊、牦牛、马鹿、犏牛、黄牛、马和骆驼等。肃南县明花乡属戈壁绿洲草原地带,那里的裕固族仍然以畜牧业为生,而黄泥堡裕固族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肃南县裕固人大部分以畜牧业为主,居住在帐篷里。过去是住圆锥形的由四、六、九根木柱支撑的帐篷,1958年后改用藏式方形帐篷。帐篷是用牦牛毛和山羊毛织成毯子后缝制而成的,既遮风又挡雨,便于拆卸和搭盖。裕固人的帐篷忌坐南朝北。少数定居的裕固族住砖房。家家户户养马、驴、骡、骆驼以备骑乘和运输。 裕固族主要信奉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因而,其在风俗习惯上也近似于藏族。但也有自己显明的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其服饰文化,尤其是服饰中的“头面”被称为精美的工艺品;民间文学方面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民歌、叙事诗、谚语、谜语等,而其民歌以曲调朴实优美而独具风格,叙事诗则以唱为主,以叙为辅,主要有《我们来自西志哈志》、《黄黛琛》等。在神话、传说中,保留着本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观念等诸方面的原始素材。有些英雄传说故事中还保留有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非常古老的主题,如《贡尔尖和央格萨》、《三头妖怪的故事》、《猴媳妇的故事》等。传统体育方面有“摔跤”、“赛马”、“射箭”、“拔棍”、“大象拔河”等。节日方面有敬奉“点格尔汗”的原始崇拜活动,有跳护法、过会等佛事活动,有祭鄂博习俗。其丧葬习俗受藏传佛教影响主要有三种形式,即火葬、土葬、天葬。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藏传佛教的宗教节日等。 3、现时状况 肃南自治县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经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交通、邮电、通迅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加大,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牧村税费改革工作,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7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达到2.18亿元,第二产业达到9.69亿元,第三产业达到2.8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1万元;财政大口径收入达到3.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25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3亿元。与此同时,通过项目带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县45%以上的牧民实现了集中定居,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达到24.12平方米和41.59平方米,有线电视和广播覆盖率分别达到53%和68%,农牧村道路通村率、通电率、自来水入户率和电话覆盖率分别达到97%、96%、61%和93%,百人电话拥有量达到30部。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自治县于1997年基本实现小康,1998年被省上命名为牧区小康县。

1、气候状况:全县除明花乡外,属高寒半干旱气候,温差大,四季分明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和水热显著、垂直地带性变化的高山气候特点兼而有之,干旱、低温、寒潮、大雪、冰雹、秋季连阴雨及霜冻为主要灾害性天气。年平均无霜期127天,平均日照时数2665小时。冬春季长而寒冷,夏秋季短而凉爽。年平均气温4℃左右,年平均降水量253毫米,蒸发量1828毫米。各季平均风速以春季最大,夏季次之,秋季最小。年平均风速大多大于2.5米/秒。 2、土壤和水资源状况:全县总土地面积3583万亩,其中耕地9.1万亩,占0.25%;林地497万亩,占13.78%;可利用草原2133万亩,(冬春场1147万亩,夏秋场986万亩),占59.5%;石山、冰川、河流面积944万亩,占26.34%。草地类型有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荒漠草原和高山草甸等。土壤类型有高山草甸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山地黑钙土、栗钙土、黑钙土、灰钙土等,此特点决定了适于畜牧业发展的可牧、可林、可围栏、可建人工草地的特点;境内有大小河流33条,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横贯全境,年径流总量43.11亿立方米,水源补给除积雪和降水外,冰川占有很大的比重,总储量159亿立方米。 3、动植物资源:有天然植物702种,其中饲用植物378种,总储草量18亿公斤,理论载畜量121万个羊单位;乔灌木树种103种,以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为主,云杉占90%以上;动物资源中主要家畜有适应高寒气候的毛肉兼用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绒肉兼用的河西绒山羊和肉乳兼用的肃南牦牛;野生动物主要有白唇鹿、白臀鹿、雪豹、盘羊、兰马鸡、马熊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其中野生鹿种数量较多,全县除明花乡以外的6乡镇均有分布,据甘肃省野生动物研究所调查统计,甘肃祁连山有野生马鹿约4万多头,肃南境内约有1万多头。

1、肃南马鹿鹿茸生产技术 1.1饲养管理:肃南马鹿是反刍动物,食性广泛,除了马、牛、羊等家畜能利用的饲草、料皆能利用外,对马、牛、羊等家畜不能利用的植物枝叶鹿也能利用。天然牧场是鹿的主要饲料来源。通过放牧,鹿能广泛采食各种青绿饲料,获得完全营养,不仅能满足营养需要,而且也有利于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因此,肃南马鹿多采用放牧方式,在冬春枯草期给予适当补饲。 1.2疫病防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肃南马鹿鹿茸加工工艺流程:鹿茸的加工就是将新鲜茸脱水干燥,成为便于贮存、运输的成品茸的过程,是一项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鹿茸作为商品,不仅要求其干燥、不腐败、易长期保存,茸皮完整,并且还应保持鹿茸固有的优美形状和鲜艳色泽。其加工方法目前多采用煮炸加工法和低温真空冷冻加工法。 2.1煮炸加工法工艺流程:鲜茸—登记—称重—挂号牌—封锯口—刷洗—破伤茸处理—煮炸—烘烤回水—煮头与风干—成品入库—深加工或销售 2.2低温真空冷冻加工法工艺流程:鲜茸—称重登记—冷冻—贮藏—冷冻保鲜茸—速冻—升华脱水—活性茸灭菌。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肃南马鹿体躯结实,头略似长三角形,耳大呈圆锥形,眼大有神,额宽,面部微凹,眼面腺较发达,腺体向外开口为裂腺状,鼻端裸露,鼻孔及其后端附有被毛,肩平宽,肋骨开张良好,胸阔而宽,背平,腰短,尾扁平短粗,尾尖钝圆,仅遮住肛门,阴户外露,四肢较长,蹄为椭圆形,中间有蹄缝,两侧蹄较长,被毛棕灰色,颈及背部毛微带黄褐色,有一条黑棕色背脊线直到尾基。嘴下颌及面部浅棕色,额部棕黑,耳外壳褐黄色,杂有棕色毛,耳内为白色,体侧淡黄棕色,有白色臀斑。尾背赭黄色,尾下微白,四肢外侧棕色,内侧较淡。全身毛色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灰色较重,被毛密,有髓心,并有绒毛。初生仔鹿体表有明显的白斑,如同梅花鹿。成年公鹿平均体高、体长、体重分别为:120-135㎝、110-125㎝和180-250㎏;公鹿有角(鹿茸)。周岁时茸角不分枝,2岁时茸形3枝,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分枝吗,8周岁以上一般不再增加分枝,多的可达10枝。茸呈褐色或黑褐色,表年油脂较多,平均产茸量4.5公斤,最高产茸量可达9.5公斤。母鹿受胎率较低,大部分母鹿3年2胎,1胎1羔,受胎率约70%,繁活率约52%。肃南马鹿鹿茸臀部毛色呈白色,其他部位毛色呈灰色,并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灰色较重,被毛密,有髓心,并有绒毛。经过六十年的人工驯养,肃南马鹿鹿茸依然保持了其部分野生习性,具有抗病力强,生产力,遗传性稳定的特性。 鹿茸外表皮滑,茸毛呈棕褐色,上部毛密柔顺,横切面粉红色,有蜂窝状,细孔明显,气微腥,味咸。茸片含血量足、呈粉红色。鹿茸品质优良。具有补精髓,助肾阳,强筋健骨之功用。 2、内在品质指标: 肃南马鹿鹿茸中蛋白质含量≥55g/100g 、钙≥3.4mg/100g、铁≥6.0mg/100g、磷≥185mg/100g、锌≥5.0mg/100g、镁≥18.0mg/100g;氨基酸总量≥50.1克/100克。 3、安全要求:肃南马鹿鹿茸产品质量达到行业标准,产地环境按照标准GB//T18407《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要求》,生产过程和加工控制按照《肃南县甘肃马鹿生产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为全天然放牧。

包装规定:
1、分级:产品分级分为甲级、乙级二个等级,符合上述外在感官特征、内在品质指标及安全要求的定为甲级,次于上述标准的,定为乙级,甲级以上产品允许使用“肃南马鹿鹿茸”地理标志。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肃南马鹿鹿茸标识)。肃南马鹿鹿茸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肃南马鹿鹿茸生产经营者, 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肃南马鹿鹿茸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肃南马鹿鹿茸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 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肃南马鹿鹿茸”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3、包装:销售的鹿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包装。应采用防潮包装,包装材料应采用干燥、卫生、无毒、无污染的塑料或其他包装物。 4、运输:产品在运输中严禁日晒、雨淋,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潮湿物品混装、混运。 5、贮藏:产品应在冷藏条件下贮藏,贮藏温度最好控制在0℃以下。不能与腐蚀、有毒、有害物品共同贮藏。

证书持有人: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养鹿协会

地域保护范围:
肃南马鹿鹿茸产地范围为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皇城镇、马蹄乡、康乐乡、大河乡等四个乡镇的13个村。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中段北坡,地理坐标为东径90°20′—102°13′,北纬37°28′—39°49′之间,地形呈狭长地带,全县除明花乡属沙漠外,其余7个乡镇均系山地。与青海和甘肃的15个县(市)接壤,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呈带状起伏,整个地貌分走廊山前倾斜平原区和祁连山中高山区两个形态单元。海拔1327—5564米,相对高差4327米。至目前,全县存栏肃南马鹿8000头,出栏2000头,鹿肉300吨,鹿茸产量12吨,鹿血产量5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