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尉探梅

  • 项目编号:
    JS-04-Ⅹ-0018
  • 类别:
    民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邓尉探梅
邓尉山,在苏州吴中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光福古镇。光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花果鱼米之乡,历来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的美称。每到春天,邓尉山一带梅花盛开,弥漫30余里,一眼望去,如海荡漾,若雪满地。一年一度的邓尉探梅,“邓尉探梅”成了苏州民间习俗,每至花时,探梅寻春者络绎不绝。
相传宋代道士查莘在山坞种植梅树,后来山民就以种梅为业,以致遍地是梅。邓尉梅花品种繁多,以千叶重瓣白梅为主,红梅、绿梅、紫梅、墨梅等,应有尽有。明代,随着苏州经济文化的繁荣,光福梅花渐成规模,探梅也成了东南名士的风雅之举。清朝,清康熙三次到邓尉探梅,乾隆六次到邓尉探梅,并都有诗作传世。清末至民国,因当地种植结构的变化邓尉梅花逐步衰落;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恢复。
邓尉探梅绝佳之处在香雪海。香雪海位于光福镇西南的马驾山。康熙三十五年(1696),江苏巡抚宋荦领略了“遥看一片白,雪海波千倾”的意境后,遂给它取名“香雪海”,并题词镌刻石崖,自此闻名于世。香雪海景区有闻梅馆、梅花亭、乾隆御诗碑等景点。
初春探梅是江南习俗,也成了吴地春游的重要内容。
梅花迎寒吐艳,隐喻着不畏艰险、奋勇开拓的精神。人们喜爱梅花,就因为它有凌霜傲雪、铁骨冰心的品质和风骨。
邓尉梅花是大片果树种植而形成风景名胜的典型个案,特色鲜明。
邓尉处于鱼米之乡、大城之郊、大湖之滨、运河沿线,游赏者之多,诗吟图绘作品之富,都名列前茅,形成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上种植规模最大,盛况持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为深广的梅花景区,无论在梅文化发展史,还是在旅游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邓尉探梅作为节令民俗,历史悠久,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留下咏梅的文章、词句以及御碑等重要文物。对中国梅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邓尉探梅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写照。对探索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维持生态平衡具有科学示范作用。
现代经济过于依赖高消耗高污染项目,而开发邓尉探梅这样的绿色生态项目,对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保护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