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大岭

  • 项目编号:
  • 类别:
    民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邀大岭》,是皖西先民祭祀祈求文明初祖神农氏的一项重大而古老的农耕祭祀民俗文化活动。 它在《诗经·小雅·甫田》、《纲鉴易知录》等古籍中均有记载。 它是皖西远古先民--三苗族人(后称淮夷)最早祭祀炎帝神农氏(即田祖神)的真实记录。 是皖西淮夷始祖皋陶的礼乐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见《尚书·皋陶谟》)。 《邀大岭》主要流行于皖西山畈的水稻产区。 至迟从商周时期起,除在那特殊年代部分形式和内容被"古为今用"(如其中"鵅鸫歪窝"歌舞曾被改编出席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在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外,一直流传至今。 由于这种活动场面宏大,百人参与,又常在山岭田间的古塔下、神(农)庙前举行。 先民们便称这种活动叫"邀大岭"。 "邀大岭"分为三大步:(一)祈神农,求丰收。 仪程有:三绕神、三顶礼、三上香。 (二)请神鸟,赐丰收。 请神鸟是皖西古代农业图腾崇拜的独特舞蹈。 舞的套路有:大鹏展翅、金鸡独立、急钻秧、慢啄食、八哥洗澡、喜鹊理毛、丹凤求凰,鵅鸫歪窝。 (三)《跳五丰》,庆丰收。 舞的套路有:剑显神功、行云流水、倒转绣球、回首望月、蜜蜂团花、谷济四方等等。 在每个程序的开始、转换、结尾均用歌唱形式承上启下,每个程序中间还加伴唱,突出主题。 歌唱的曲调有皖西高腔《挣颈红》、柔调《慢赶牛》、花腔《灯歌调》、小调《嗨嗨腔》等等。 民间口头文艺的艺术价值极高。 在全场的开始与结束,枪炮齐鸣,鼓乐喧天。 六安专家组评议结论说:"皖西古老的农耕祭祀歌舞--邀大岭,反映了皖西古老农业文明的繁荣,是六安地区农耕文化的集中展示。 它融祈神祭祀、民间舞蹈、大别山歌、皖西民俗于一体,富有浓郁的皖西地域文化特征和极高的农耕文明价值。 值得花大力气去挖掘、整理、投入和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六安市金安区

保护单位:
六安市金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