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籼米

宿迁籼米地标保护区位于新沂河、淮沭新河、六塘河、大运河四大河流围合区域,涉及宿豫、沭阳、泗阳、宿城两县两区25个乡镇,面积66700公顷。是目前国内唯一以“籼米”命名的地标产品,保护区超过百万亩,也是国内目前地标产品保护面积较大之一。

2.1 气候情况 “宿迁籼米”产地宿迁市宿豫区、宿城区、沭阳县和泗阳县,属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丰沛,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4.2℃,年均日照总时数2291.6小时,太阳总辐射量约为117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无霜期210天,年均降雨量914mm。5月上旬平均气温18.8℃,温度稳定,利于籼稻播种培育壮秧;7月平均气温26.5℃,温度较高,利于籼稻分蘖形成壮秆大穗;8月中下旬平均温度25.6℃,气温平稳下降,利于籼稻扬花受精;9月至10月中旬光照充足,昼夜温差7--9℃,温差大,适宜灌浆历期长达45—50天,利于籼稻籽粒充实提高品质。 2.2 土壤情况 土壤类型主要为砂姜黑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3.1%,速效磷34ppm,速效钾178ppm,PH值7.2。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后劲足,为宿迁籼米独特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3 水文情况 宿迁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平均水资源总量23.2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量较大,境内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穿境而过,拥有两大著名淡水湖洪泽湖和骆马湖,水质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宿迁籼稻优势种植区处于京杭大运河、六塘河、淮沭新河、新沂河四大河流围合区域,独特的区域位置和水资源,为籼稻生长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生态条件。

3.1 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适宜在宿迁地区种植,粒长大于6.5mm的优质籼稻品种,如:晶两优1468、望两优301。 3.2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主要包括精量稀播育壮秧、群体定量调控、精确定量施肥、节水保优浅湿灌溉等关键技术环节。 3.2.1 育秧 采用肥床育壮秧,播种量17.5~20kg/667m2。播前精选种子,使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适宜播种期为5月3-10日,秧龄40-45d。 3.2.2 栽插 栽插行距30~33cm,株距17~19cm,栽1.1~1.3万穴/667m2,每穴1~2苗。栽插深度2~3cm。 3.2.3 水浆管理 移栽时水层深度2~3cm,返青期3~5cm,分蘖期以浅水层为主,视苗情土质露田1~2次;在够苗期或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至幼穗开始分化期多次轻搁,达到田面沉实;幼穗开始分化至齐穗期以浅水层为主;齐穗至成熟期实行间隙灌溉,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田面无水层时间由1~2d逐渐加长至3~4d,收获前5~7d断水。 3.2.4 肥料施用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使用化学氮素16~17kg/667m2,磷素(P2O5)3~4kg/667m2,钾素(K2O)13~15kg/667m2。氮素肥料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6:4或7:3,其中基肥:分蘖肥比例为6:4,穗肥在第一节间定长时施用;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一半作基肥、一半作穗肥施用。 3.2.5 病虫草害防治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水稻病虫草害预测预报与防治意见做好 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及GB/T 8321规定;生产绿色食品田块,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规定。 3.2.6 收获贮藏 水稻黄熟期,及时收获,及时干燥入库。 3.2.7籼米加工 加工流程。稻谷经过初清除杂→清理(磁选)→去石→砻谷→谷糙分离→碾米→白米精选→色选→抛光→白米分级→定量→检验→包装入库。

产品特征:
4.1外在感官特征 “宿迁籼米”成熟于10月上旬,米粒细长,长度>6.5mm;籽粒饱满,组织细密,腹白较小,蜡白色半透明;煮后有清淡的香味溢出,软韧有劲而不粘,食味细腻可口。 4.2内在品质指标 “宿迁籼米”蛋白质≤8.4g/100g,直链淀粉含量13~19%,胶稠度≥60mm。 4.3安全要求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标准。

包装规定:
凡在本规范规定的地域内种植的“宿迁籼米”生产者,均可申请使用本地理标志,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标注“宿迁籼米”及其地理标志编号和组合图案。采用在包装上印刷等方法,需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公用标识设计使用手册》的规定和要求。由于“宿迁籼米”为集体商标,需同时符合《“宿迁籼米”集体商标使用管理规则》。

证书持有人:
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地域保护范围:
“宿迁籼米”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地域保护范围:东经118°50′58.99″~118°18′18.74″,北纬34°09′14.37″~33°46′10.82″之间,处于京杭大运河、古黄河、淮沭河、新沂河四大河流围合区域,履盖宿迁市宿城区洋北镇,宿迁市宿豫区侍岭乡、来龙镇、保安乡、新庄镇、曹集乡、关庙镇、大兴镇、丁嘴镇、仰化镇、陆集镇、顺河街道、井头乡, 沭阳县悦来镇、耿圩镇、陇集镇、刘集镇、北丁集乡,泗阳县爱园镇、穿城镇、三庄乡、张家圩镇、南刘集乡、王集镇、里仁乡,共计25个乡镇,生产规模66700公顷,年产量60万吨。